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江西】泰州市“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2-02-17 社区 江西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着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十三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与“十二五”末相比,2020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09%和54.36%,较大及以上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66.67%、7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86.94%,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应急管理事业改革有序推进。落实新一轮机构改革部署要求,按照规定时间顺利完成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市、市(区)两级应急管理局组建到位,消防综合救援队伍转隶完成。积极构建应急工作体系,整合多个部门应急管理职责,制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了应急管理部门以及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责。调整充实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减灾委员会和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防震减灾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制定工作规则,初步建立了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防救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
2.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制定《泰州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政府令第10号)地方规章和《泰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泰办发〔2019〕46号)《市级部门及驻泰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任务清单》(泰办发〔2020〕30号)《泰州市乡镇(街道、园区)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泰政办发〔2021〕25号)等文件,进一步细化、量化各级领导干部、行业部门安全生产职责,明晰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各级安委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建立市、市(区)两级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并开展全覆盖巡查督导,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办发〔2020〕15号),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和“三年大灶”,持续推进危化品、交通运输、城镇燃气、造拆船、特种设备、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风险得到缓释。制定地方标准《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DB3212/T 2059-2019),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风险管控和隐患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率先升级安全生产领域有奖举报,出台《泰州市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泰政办发〔2020〕8号)并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首创安全生产人民监督员制度,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3.防灾减灾能力持续增强。健全完善《泰州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泰州市防御台风预案》《长江溃口性险情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等文件,防汛防台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全面推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好里下河地区圩堤整修、圩口闸改造等病险工程的除险消险和应急整治,进一步夯实防汛防台工作基础,有力应对“利奇马”等台风以及梅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建立市级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建设,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城乡和基础设施灾害设防水平及综合防范能力明显提升。新增37家“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组建市、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灾害信息员2246人。
4.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全面打造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及部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全市新增城市消防站2个,村(社区)、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2306个。建成94支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道路、桥梁等领域城市救援专业队伍和24支镇街(园区)专职应急队,共5100余人;加强企业、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建立了5支企业救援队伍和2支社会救援队伍,登记救援队员265人、志愿者405人。加强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创新推进企业现场处置无脚本应急拉练,有效锻炼了相关单位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5.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以市总体预案为核心,市(区)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为依托,各类单位预案为基础的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物资储备中心,建立市级层面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目录。采购价值100万元的储备物资,组织实施全市应急储备物资的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编制实施《泰州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9-2022年)》,初步建成智慧泰州应急综合管理平台、泰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利用工业物联网等新技术覆盖全市59家危化品(化工)重大危险源企业,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率达100%,在全省首创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视频点调系统。扎实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专题宣讲、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防灾减灾日和安全宣传“五进”活动。2020年,全市共有1209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安全宣讲,覆盖企业26656家,参加人员79365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全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参保领域不断拓宽,参保企业承保保费和提供风险保障金额持续增长,企业抵御事故灾害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佑护万家”自然灾害保险,市财政每年投入保费197万元,为全市约163万户籍居民和55万户自住房以及抢险救灾中受到人身伤害的非户籍施救人员提供保险。
(二)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市自然灾害多发、影响范围大的基本情况没有改变;安全生产防控压力大、重点行业领域的高风险特征未彻底转变;各种灾害事故风险相互交织、叠加放大、易发多发的客观形势依然存在,应急管理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
1.安全生产形势复杂严峻。我市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和瓶颈制约期。安全生产存量风险隐患尚未清底,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造拆船等传统高危行业领域和城镇燃气、社会服务机构等公共服务行业的安全风险因素依然突出,辖区内地下油气长输管线历程长,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量大,与周边地市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复杂性。全市共有各类危化品企业1684家(生产企业166家),重大危险源企业59家、重大危险源290个(一、二级重大危险源88个),形成危化品行业系统性风险。随着经济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各类风险的跨界性、关联性、穿透性、放大性显著增强,风险隐患更加隐蔽复杂。
2.防灾减灾任务依然繁重。我市滨临长江,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多灾并发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十分艰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3.体系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预警提示发布机制不畅、灾情报告研判机制不畅、指挥调度体系不畅、支撑保障体系不畅、灾前预防与灾后评估机制不畅“五个不畅”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机构改革后,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实体化指挥调度机构缺乏、专业人员配备不到位等原因,未能建立完备的指挥调度体系。应急管理统筹协调、部门协同、上下互动、区域联动等机制还不够健全,部门间信息化平台数据共享不畅,数据壁垒、信息孤岛客观存在,在实战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协调不顺、各自为战、多头指挥、责任难落实等问题。机构改革后,应急管理部门存在新旧机制转型、职能转变、职责定位等问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法规政策技术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机制还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监管职责边界模糊的情况仍然存在,部门间协同联动机制仍需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职责履行仍不够到位,“三管三必须”要求的落实力度有待加强,安全监管仍存在一些盲区。
4.城市运行风险更难防控。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建设和地下空间安全风险突出,城市发展空间结构带来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复杂。大量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老旧建筑等人员密集,安全隐患大,火灾风险突出。电动车、网约房、商务楼宇、厂中厂、园中园等新经济新产业带来的新风险呈上升趋势。城市灾害事故致灾因素日趋多样,各类风险并存,多灾种集聚和灾害链特征日益突出,城市安全管理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
5.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仍然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仍未健全,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尚未设立,应急管理职责尚未完全融入社会治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不畅、专业水平不高、人员配备不足不强等问题突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突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标准执行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占比仍然偏低,“三违”现象(生产作业中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应急预案编制有待优化、效能有待提高。科技手段在应急管理领域应用还不够深入,智慧泰州应急综合管理平台(二期)建设滞后,数字赋能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的风险精准防控能力有待提升。应急救援力量、专业处置水平仍需增强,应急物资、紧急运输、应急通信、科技支撑等保障还不完善。全市缺少大型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实物储备能力还不足、储备模式尚不完善、紧急运输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亟待解决。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尚待强化,自救互救能力不足,全社会协同应对灾害事故的局面需进一步巩固。应急管理投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存在差距。
(三)“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机遇
1.统筹发展与安全理念带来战略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将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应急管理工作顶层设计、发展创新提供了指导。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为深化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2.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带来动力机遇。未来五年,是泰州新旧动能转换的提速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窗口期、市域治理迭代升级的关键期,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转型提级两大行动,必将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对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实施城市转型提级,开展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全域建设,将有力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社会化,为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3.科技创新发展带来技术机遇。市委、市政府推进实施数字化“城市大脑”,以数字政府建设带动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数字赋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利于促进应急管理领域技术革新、装备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卫星遥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及区块链等高科技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深度集成应用,为加快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工作模式、监管方法创新,实现应急管理精密智控,提升应急管理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发展机遇。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社会对安全的期望日益增长、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事故特别是较大以上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期望值,应急管理工作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安全的新期待,加快化解当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加快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二、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建设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引领,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显著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灾害风险和损失,为建设长三角地区最具安全感城市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生命防线。坚持党对应急管理事业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严格强化责任和措施落实,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和事故风险,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预防为主,落实防救结合。强化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防灾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统一。加强各类风险的辨识、评估与监测预警,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推动全生命周期应急管理,做到防灾、减灾、救灾相统一,灾前、灾中、灾后相统筹。
坚持科技赋能,推动机制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促进城市风险管理流程、应急处置流程规范再造,加快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应急快速处置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等城市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效率。
坚持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合力。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资源整合、上下联动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强化社会参与,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风险防范治理工作。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风险防控更加严密,应急处置更加精准,支撑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协同更加高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全民安全文明素质显著提高。

(二)分项目标
——应急管理体系趋于健全。领导体制、指挥体制、协同机制、责任体系更趋完善,应急管理法治水平全面提升,监管执法能力显著增强,应急预案效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运行风险评估和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监测预警预报效能显著增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控水平大幅提升。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95%以上。
——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高。形成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为协同、社会应急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人员配置、装备配备更加合理。
——应急综合保障更加有力。进一步健全综合应急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应急物资、应急运输、应急通信、应急装备等保障能力。一般灾害情况下,干线公路路段抢通平均时间快于8小时。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时间在12小时以内。
——应急科技支撑更加有效。智慧应急建设引领示范,多部门之间数据全部实现共享,部门间风险信息全部连通。优化应急创新载体、成果转化、人才队伍、产业资源的配置。
——社会协同效能充分发挥。规范有序的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环境进一步形成,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一批应急科普综合体验场馆或者基地、主题公园、广场或者主题车站、码头。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构建综合统筹格局
1.优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立足泰州实际,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各类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抓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的防范部署、应急处置和综合协调等工作。健全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和应急救援统筹协调作用,全面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完善市(区)、乡镇(街道)两级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建设,鼓励基层创新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模式。
2.强化应急管理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职责清单,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述职制度,深化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履职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整改和事故依法处理作为安全生产巡查重要内容。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厘清行业部门职责边界,明确危险废物、新能源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加强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监管,建立监管职责动态调整机制,消除监管盲区。理顺行业部门自然灾害防治职能,建立健全行业部门防治工作权责清单,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级责任主体和岗位清单,加强监督考核。加强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持续运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推广实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积分动态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信用管理纳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深化应急统筹协同机制。依托市大数据管理局,加强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公安、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民政、水利、气象、消防救援等部门(单位)应急业务数据的共享,加快视频监控信息、物联传感信息、应急物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等资源信息的整合,实现行业部门应急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协调联动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联动执法和应急处置,健全工作流程,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效能。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社会力量的参与,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健全应急救援军地协同机制,完善驻泰部队和民兵参与抢险救灾的程序办法。
4.提升应急管理处置能级。加强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衔接有序、管理规范、注重实效的全市应急预案体系。结合行业风险特征及突发事件特点,定期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无脚本“双盲”演练等演练活动,加强多灾种、规模化联合应急演练,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综合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评估机制,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加大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预案智能化实践中的应用,实现应急需求下的快速查询、识别、筛选与匹配等辅助指挥决策功能。
(二)深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安全治理水平
1.注重产业行业风险源头管控。严守安全准入关口,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严把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禁限控”目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城市安全韧性相关要求,以安全为前提进行居民生活区、商业区、开发区(园区)以及其他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严格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强化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严格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的安全准入。全面开展企业已有资源评价,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持续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和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并完善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退出机制,及时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2.开展城市全域风险辨识评估。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排查,聚焦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城镇燃气、消防、建筑施工、工矿商贸、旅游和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动态评估、分析、预警,精准绘制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四色图”,形成安全风险链条、防控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清单化防控、指标化管理。定期开展乡镇(街道、园区)应急资源和能力调查,建立应急资源情况基本数据库,科学评估基层应急能力。编制全市主要灾种的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形成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和防治对策。开展城市运行风险评估管控,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持续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和大型群众性活动风险评估。通过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全域安全风险和灾害链的实时动态感知和风险早期识别。针对城市安全运行方面面临的各类风险,定期开展排查并发布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3.持续重点行业领域风险管控。以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统领,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化工及危险化学品、消防、交通、冶金工贸、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农业渔业、危险废物、功能区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管控。深化重点行业领域的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提升风险防控的精细化管理效能,加强生物制药、新型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的风险辨识和管控。推广先进技术装备与数字技术在高风险行业领域的应用,实施智能化工程、数字化车间、无人工厂等试点示范。推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大型国有银行、金融机构等出台数字化金融解决方案、优惠贷款等产品,做好企业安全技术升级改造的金融支持。鼓励安全类科技服务机构、工业物联网公司、数据治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主体共同探索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风险动态感知与防控的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
4.加强自然灾害领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绘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控图,全面落实灾害风险清单式管理,推进地质、气象、水旱、地震、森林火灾等领域灾害风险管控机制建设,落实隐患动态销号和闭环管理。推进自然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开展常态化灾害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完善防汛防台工作责任体系,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有效构建组织健全完善、责任全面落实、风险精密智控、救援高效有序、灾后恢复迅速、运行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应急体系。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做好森林防火生态安全工作。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提升建设规范化水平,到2025年完成25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加快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加快建设综合性避难场所。
(三)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处置效能
1.建立健全救援指挥机制。围绕“大应急”现实需求,依托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建立市应急指挥中心。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应急工作总体指挥,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具体指挥,各专项指挥部为分中心,相关职能部门为执行单位,明确市(区)、乡镇(街道)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权限,纵向实现市、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指挥系统,为应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完善应急救援现场指挥机制,绘制现场指挥协调联络图和应急装备分布图。
2.提升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加强安全生产、灾害防治的安全风险综合监测,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灾害事故视频监测网络,监测报警与应急指挥中心联动。优化汛情、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气象灾害等专业监测站网布局,加强自然灾害易发区监测、核心基础站点和常规观测站点密度。稳步推进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台网建设,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大数据分析,细化预报颗粒度、提升预报精准度。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区域以及军地间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通报共享机制,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完善统一信息发布机制,细化预警信息等级标准及响应措施。完善市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发挥全媒体平台作用,拓展发布途径,建立预警信息向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特殊人群、特殊场所传递机制,实现预警信息全域精准快速发布。到2025年,市、市(区)两级涉灾部门预警信息共享率达到100%。
3.打造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打造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基层救援队伍为常备力量、社会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应急管理专家组为指导力量的“1+4”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全域救援能力,建设水、陆、空的立体消防救援体系。结合泰州区域灾害事故特点,遵循“立足标准、面向实战、适度超前”的配置原则,开展消防装备正规化建设,配齐基础类器材,配强专业化装备,全面提高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装备现代化水平,更好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职能要求。充实实战化训练设施,改善专业救援训练条件,锤炼消防救援人员救援技能,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的作用。结合全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按照“补齐旧账、不欠新账”的要求,对接泰州市“一主两副、一带四轴”功能布局要求,积极布局消防救援站点,打造5分钟救援圈。
推进各级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重点推进危险化学品、防汛抗旱、森林消防、气象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重大疫情、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工程抢险、医疗救护、电力抢修、通讯保障等行业(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多专业整合培训、综合协同演练、分片区对抗拉练等方式,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建设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特殊技能训练区、化工生产实战演练区、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及场外设施。
强化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应急救援力量备案制度,开展社会应急力量能力分类分级测评,常态化开展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评估,完善发展管理服务制度,建立与其他专业应急力量共训共练和救援合作机制。建设社会救援力量基础信息共享平台,把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装备的民间机构、社会救援组织、志愿者组织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大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扶持政策,落实应急救援装备、设施设备、器材物资投入补助资金。完善政府购买应急救援服务机制,制定政府购买应急救援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各级政府应急救援服务采购重点。
组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由民兵预备役人员、基层警务人员、保安员、医务人员等构成的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统筹解决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所需资金。积极培育村(社区)自治性、志愿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快建设基层综合应急救援服务站,按标准落实人员、场地和装备配置。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应急管理站和消防工作站(室)一体化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快速响应救援能力。
强化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市、市(区)、企业各层面应急专家队伍建设,筹建由灭火救援、地震地质、防汛抗旱、电力电气、医疗卫生、防爆排爆、环境灾害、气象气候、化工建筑、工程机械和心理咨询等多领域组成的应急专家库并实现信息化管理,实施相关专业领域专家领航计划,形成分类分级、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网。完善专家甄选、评估、考核、应急会商和辅助决策机制,提升专家应急救援辅助能力。
4.强化应急医疗救护能力。强化医疗救援基础能力建设,完善全市120急救网络医院布点,结合属地医疗资源配置建设规划,将新建医院纳入市120急救网络,承担院前急救工作,提升乡镇(街道)卫生院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完善紧急医学救援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车辆配置,提升救援车装备配置水平和性能,建立紧急医学空中救援网络,预留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规划。
(四)优化综合保障体系建设,搭建多元支撑平台
1.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格局,健全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实物储备与能力储备、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通用储备与专业储备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构建“政府、市场、企业”三方协同,“市、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家庭”六级储备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大力建设、科学布局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集散场所,建立应急物资储备调用机制,形成完备的应急物资储备和集散体系。建立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有效共享、科学调度。统筹铁路、公路、民航、管道、邮政等应急物资紧急运输资源,建立应急运输资源台账,推动应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各类物流运输企业有序参与应急物流运输保障工作。
2.加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设一批平战结合、能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求的储备应急场所,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具备随时新建或者改扩建公共设施的能力,构建由枢纽—节点—应急流动构成的韧性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推动平时和战时两种状态空间并置和相互转化,通过共建、租借、征用、共享使用等手段,提高存量公共空间通用性,增强其应急使用弹性。强化避难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医疗、应急避难、防洪排涝等综合防灾避灾设施建设,将中心城区和乡镇(街道)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和人防工程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
3.创新科技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生产安全事故、防汛抗旱、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救灾装备水平,推动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适用的应急调查、监测、救援、通讯、交通等装备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及时更新换代、提档升级,队伍装备配备率达到100%。持续强化公众通信网络、专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的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综合运用互联网、专用网络、宽窄带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无人机、单兵装备等手段,建成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网络。推进卫星通信网、鼓励企业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在安全应急装备智能化、轻量化等方面的集成应用,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应急救援装备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4.强化应急法制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地方立法工作,推进科学立法,加强调研论证,充分发挥专家咨询论证作用,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推进突发事件应对、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治理等方面地方性法规规章制修订工作。加强法规规章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实行配套规定与法规规章同步研究、起草,在规定时限内实施。围绕源头管控、依法治理、精准治理、社会共治,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减灾救灾、综合性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全面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实现市级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加快推进各市(区)普法责任制全面实施。建立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将法治宣传融入执法实践。探索将应急管理普法宣传纳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工作。
(五)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赋能智慧安全城市
1.强化智能应急能力建设。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智能交通、环境监测、智慧文旅、消防、地震监测等应用,加快建设城市安全与应急综合管理平台。推进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感知数据的汇聚、治理与交换,强化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事故规律挖掘、应急救援决策分析、公共安全需求等数据分析应用,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大数据综合应用。
依托“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整合现有安全生产数据、平台和系统,构建企业级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实时在线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链接和监管,推动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可感知、可分析、可预测、可管控。依托泰州本地大型企业及头部科技类公司、高校科研院所,探索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及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化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2.培育应急管理技术人才。推动泰州本土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设立安全工程、应急管理、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增设灾害应对、应急救援等选修课程,推动学校建立健全非安全专业和非应急管理专业大学生选修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课程制度。依托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相关培训机构、企业,推进应急管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应急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育应急管理科技领军人才,提升监管执法、应急指挥、组织动员、综合协调、信息化、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六)完善社会共治体系建设,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1.强化社会公众协同参与。明确社会公众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定位及权责,鼓励社会公众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应急管理。全面规范社会公众在社会动员、志愿者培训、应急资源与捐款、灾后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行为。建立紧急征用、志愿捐助、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制度,将能力与公信力双优的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纳入协同力量主体清单,按有关规定给予补贴、表彰等政策激励。建立完善的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协调机制,保障社会公众及时有效参与灾害事故应对,打造政社协同的灾害事故应对新模式。
2.注重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丰富应急救援人员人身险、社区公共安全综合险等险种,鼓励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参与风险评估、风险防控、事故调查、善后补偿等工作。规范巨灾保险制度,拓宽巨灾保险的险种,持续推进地震巨灾保险项目。探索财政救助和保险补偿两种方式构成巨灾补偿机制的主体,形成从直接保险、共同保险、再保险到资本市场和政府最终保障的巨灾保险分散模式。
3.强化信用监管作用发挥。统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行企业安全生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失信惩戒对象管理台账,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修复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行规、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建立健全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完善自然灾害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志愿捐助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诚信制度和信用记录,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4.突出应急文化宣传教育。联动拓展媒体等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应急文化建设,大力选树、宣传江苏“最美应急人”、泰州“应急先锋”事迹,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典型推动作用。结合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普及应急知识,推动应急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升基于互联网的科普宣教培训能力,加强应急科普内容创作和征集。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舆论引导,理顺应急舆情处置流程,建立日常监测和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快推进应急教育体系建设,根据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受众群体特点,系统性设计应急教育架构,将应急知识融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安全应急文化教育,提高校园安全应急教育整体水平,定期组织校园防灾减灾和逃生避险演练,推进应急示范学校建设。
五、重点工程
(一)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程。全域开展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泰州市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泰办发〔2021〕3号),确立创建目标、明确创建任务、落实部门职责,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2022年,市本级创成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力争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同步推进其他市(区)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二)“智慧应急”综合平台建设工程。依托“智慧泰州”建设及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建设城市安全综合整治、城市安全风险一张图、城市安全运行分析研判、城市安全运行社会化服务等业务系统于一体的“智慧应急”综合平台。以城市工业企业风险、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风险、人员密集场所风险以及自然灾害风险为重点,推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跨系统之间的各类安全生产相关数据的交换共享与信息同步,实现城市安全风险识别、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综合应对等应急管理全流程的系统化、智能化、精准化。
(三)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工程。在全域范围打造“1+4”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即以消防综合救援队伍为主力力量、专业救援队伍为骨干力量、基层救援队伍为常备力量、社会救援队伍为补充力量、应急管理专家组为指导力量。建成市、市(区)及重点化工园区指挥场所,标准化配置应急指挥车、抢险救援车辆、装备、人员等。统筹泰兴经济开发区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高新区滨江消防站、中海油气企业专职消防站等,建设集消防救援、应急抢险救援、紧急事故处理、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为一体的应急救援基地。建立完善队伍调动、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人员配备与能力提升,强化应急救援与预案、演练的信息化建设,开展队伍技能培训与竞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四)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工程。全面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安全生产、城市公共安全、自然灾害等综合风险普查,重点清查主要风险因素及重要承载体信息,针对不同风险等级落实管控措施,完成重要隐患调查及排查治理,查明区域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危险化学品、冶金有色、船舶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综合运用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本质安全提升手段,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开展防洪排涝基础能力建设,着力优化流域防洪、城市防洪排涝等设施,继续开展长江防洪能力提升堤防加固工程和长江崩岸治理工程,发挥工程洪涝调度能力,从源头防范化解重大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开展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如城镇燃气、供排水管网、输配电、道路、大型场馆、商业建筑等风险排查,稳步实施老旧公共基础设施等的固有隐患治理改造提升。 
(五)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建立市、市(区)两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结合泰州特点,形成“1+6+N”的物资储备仓储设施布局,即1个市级物资储备中心、6个市(区)级物资保障库和N个乡镇级、社区级物资储备点。进一步完善市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市(区)储备库建设全覆盖并视情向多灾易灾乡镇(街道)分散代储,以提高调运、分配和发放时效。新、改、扩建靖江市、兴化市、姜堰区、医药高新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共计10000平方米。按照应急救灾需求,不断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强化日常储备管理,同步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库信息化建设。
(六)全民安全素养提升工程。开展面向高危作业岗位、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社会公众等群体的全民安全素养提升工程。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建设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完善“化工单元实训区”“化工自动化实训区”“检维修实训区”“典型化工工艺实训区”等功能。在医药高新区升级建设规范化、智能化的安全生产考试考核基地,涵盖化工工艺、熔化焊接、电工作业、高处作业、制冷空调等特种作业的仿真模拟考核设施。全面推进市、市(区)城市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场所建设,依托泰州市科技馆建设VR安全教育体验馆,综合运用多媒体、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强互动、高沉浸的体验式安全教育实践,融合安全防护用品使用体验、事故场景重现、危险源辨识体验、应急处置救援体验、灾难现场重现等功能模块,为观众开展生动有趣的城市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实现公共安全、应急避险、逃生自救、防震减灾、应急救护培训功能。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负总责,对标应急体系建设要求,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建立推进本规划落实的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指导、协调以及监督作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完善政策支持。研究制定规划实施在投资、产业、金融、人才等领域的配套政策,加强政策间的统筹协调,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力度,优化投入结构。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认真落实应急管理现行各项支持政策,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三)严格考核评估。根据规划实施方案,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组织开展评估。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划期间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制定目标落实情况、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标准以及责任考核办法,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对目标、具体任务、重点工程实施动态监控,根据实施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保障规划目标实现。开展规划动态监测,2023年组织完成规划实施中期评估,2025年完成规划总结评估。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