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广东】肇庆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09-28 交通设施 广东
一、规划基础 
“十三五”时期,肇庆市经济社会保持高质量发展。至 2020 年末,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311.65 亿元,地区生产 总值五年平均增长 5.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6%;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 9%、 7.88%;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 21.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平均为 2.39%。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 文明建设示范市、星湖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四大创建”任 务圆满完成。 

“十三五”期间,肇庆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499.4 亿元。至“十三五”末,铁路里程达到 336.1 公里,较“十 二五”末年增长 1.35%,其中广佛肇城际轨于 2016 年建成通 车。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14436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694.8 公里,较“十二五”末年增长 140.4%;农村公路实现 200 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 500 米覆盖率达 100%。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 31.3%,超额完成任 务。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肇庆市抢抓机遇,全力推进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内河航道为 骨架,国省干线为骨干,农村公路为脉络,与城市交通系统衔接较为紧密,东融广佛、西联桂黔地区的的大交通格局, 为肇庆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1.外通内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渐成型 

高快速铁路建设稳步推进。截至“十三五”期末,肇庆 市境内共开通 4 条铁路,分别是广(州)茂(名)铁路、贵 (州)广(州)高铁、南(宁)广(州)高铁和广(州)佛 (山)肇(庆)城际轨道,总里程达 336.1 公里,密度为2.2 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广佛肇城际轨道作为连接广州、佛 山和肇庆 3 个城市的重要通道于 2016 年 3 月开通,标志肇 庆市迈入城轨时代。铁路规划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珠肇 高铁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项目“十三五”末已启动建设。 广湛铁路肇庆段项目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计划 2021 年动工建设。积极协调加密直达广州、深圳、珠海等地 轨道交通运行班次,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点对点通行效 率进一步提升。 高速公路新增里程排全省第一。
“十三五”时期,是肇 庆市高速公路加速成网的五年,肇庆市积极响应省高速公路 大会战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全市高速公路 新增里程排全省第一,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694.8 公里, 密度为 4.68 公里/百平方公里,新增建成广佛肇高速、汕昆 高速龙川至怀集段、汕湛高速、怀阳高速,总体形成“四横4 三纵”1的现状布局形态。新开工建设肇明高速一期工程,积 极推进广佛肇云高速、江肇第二高速、惠州至肇庆高速前期 工作。“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迈出新步伐。
以“零换乘” 理念规划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十三五”期间,肇庆顺利完 成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肇庆火车站综合体建设并投入使 用。其中,肇庆东站站前综合体内设置公交车站、出租车和 地下车库,与高铁站、城际站、客运站立体联系,实现高铁、 城轨、公交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无障碍、快速换乘;肇庆火车 站综合体随着市粤运汽车总站的搬迁进驻,实现公路客运、 城市公交、国铁和城轨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以“无 缝衔接”理念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多式联运物流基地, 积极谋划粤港澳大湾区(肇庆大沙)多式联运货场项目,该 项目已列为 2020 年省重点项目,并纳入《铁路物流基地发 展规划及 2020-2022 年建设计划》。
 港航水运体系实现新突破。十三五”期以来,全市加大 航道整治力度,积极推动挖掘西江、北江航运潜力,2017 年 全面完成西江(界首至肇庆)航道 3000 吨级(一级航道) 扩能升级工程,肇庆段全境达到内河 I 级(3000 吨级)标准, 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现全线贯通,再造“黄金水 1 一横 G78 汕昆高速肇庆段;二横 S14 汕湛高速肇庆段;三横广佛肇高速肇庆段;四横 G80 广昆高速肇 庆段;一纵珠三角环线肇庆段;二纵 G55 二广高速肇庆段;三纵怀阳高速肇庆段(肇庆市干线公路网规划)道”优势。港口资源进一步整合提升,现有 5000 吨级泊位 2 个,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达 63 个,有效支撑和促进了腹 地经济快速发展。 
普通干线公路提质增效。“十三五”期,肇庆全力推进 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连接的主干线建设,重点推进东进大 道(国道 G321)、国道 G324、G234、G355、G358,以及 省道 S260、S263 等项目的升级改造,积极推进新升省道的 升级改造,2019 年,普通国省道建设工程完成投资 21.82 亿 元,普通国省干线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畅通指数居 全省前列;过江通道不断加密,阅江大桥和肇庆大桥扩建工 程的建成通车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深入融合发展;端州城区 50 条“瓶颈路”全面打通,连续三年成为全省交通最畅通城 市之一。“四好农村路”补齐小康短板。“十三五”期,肇庆加 快谋划推进“四好农村路”。截止 2020 年,全市累计完成 新建农村公路硬底化 1629.598 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 4316 公里,县乡道新改建 293 公里,危桥改造 93 座,通乡镇和 建制村“畅返不畅”路段整治工程 673 公里,农村交通出行 环境持续改善,助力打通农村经济“微循环”。
在全省率先 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全市共 6310 条、11513.071 公里县、乡、村农村公路均已落实路长。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2019 年全面实现辖区 1255 个行政村“村村通客车”。 进一步强化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全市共建成 22 个乡镇综合 运输服务站建设,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 快递服务入户打开通道。肇庆市四会市获评 2020 年度广东 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舒适便捷的综合运输服务稳步提升 客货运输能力稳中有变。“十三五”时期,肇庆市客、 货运输量及港口吞吐量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有力保障重 大节假日及新冠疫情期间的运输任务。2019 年,全市客运量 3743 万人,同比增长 5.25%,其中铁路、公路、水路客运量 达 1021、2717、5 万人次,客运出行结构持续调整,高铁出 行逐步普及,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持续回落。
全市货运量 8536.5 万吨,同比增长 8.5%,其中铁路、公路、水路货运 量达 26.5、6556、1954 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达 4057 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 66.87 万 TEU;货运增长仍主要来源于公路拉 动,公路营业性货运量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港口集装箱吞吐 量受外贸形势和疫情影响出现下降,但港口吞吐量增速依然 较快。铁路客运量 万人 663 1021 54% 公路客运量 万人 2893 2717 -6.1% 水路客运量 万人 - 5 - 公路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1341000 1272000 -5.1% 水路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 1000 - 货运量 万吨 7869.5 8536.5 8.5% 铁路货运量 万吨 21.5 26.5 23.31% 公路货运量 万吨 6013 6556 9% 水路货运量 万吨 1835 1954 6.5% 铁路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32357 39598 22.4% 公路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5329000 567000 6.4% 水路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279200 282500 1.2%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3921 4057.39 3.5%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万 TEU 75.05 66.87 -10.9% 公共交通日渐便捷。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动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一体化,截至“十三五”期末,城区范围 共开通公交线路 53 条,创新开通星湖景区穿梭巴士、纯电 动双层观光巴士、K01-K06 高铁定制快线等特色线路,全市 500 米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 100%,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由 2015 年的 20%提高至 31.3%。指导四会市顺利通过全省首批 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成为全省唯一高分通过验收的县级 市。大力推动公交智能化的应用,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实现公交车 ODA(脱机数据校验,可通过金融 IC 卡、智能 手机终端、二维码等方式便捷乘车)应用示范城市。
 多式联运取得新成效。积极发展水公铁多式联运模式, 肇庆新港、永泰码头、南江码头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 公司佛山货运中心签署了关于为港口码头周边货主提供从 业务咨询到提箱还箱的全流程集装箱运输服务的合作协议, 2019 年通过该模式共发运集装箱 4.4 万标准箱。在肇庆港四 会港区永泰港码头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铁水联运的“无轨 铁路货场”,携手广铁集团试点推行水公铁多式联运新模式, 打通了“北粮南运、东联西拓”的铁水联运绿色通道。 邮政快递服务质效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肇庆邮 政行业以依法治邮为保障,积极创新发展,持续保持快速发 展势头,发展规模不断巩固提高。2019 年,肇庆市邮政行业 业务总量完成23.71 亿元,与2015年 5.89亿相比增长 302.5%, 年均增长 41.6%。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 直接营业收入)完成 17.26 亿元,与 2015 年 5.42 亿相比增 长 218.5%,年均增长 33.6%。2018 年已实现 1224 条建制村 “村村通邮”目标,打造了更加巩固的农村邮政网络。与肇 庆市商务局、肇庆市供销合作联社助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快 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 乡”双向通道,助力精准脱贫,努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行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上 级部门委托或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 5 项,直接取消或改备案 行政许可事项 5 项。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共对 74 个政务 服务事项的办理时间进行压缩,审批效率平均提升 49%,政 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 86.6%。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 作,开展超限超载联合惩戒,加大力度对超限超载运输严重 失信行为进行重点打击,设置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守信 红名单和激励措施。
进一步优化普通货运年审办理途径,自 2019 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普通货运车辆网上年审办理, 货运经营者可选择“全国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 统”或“广东省道路运输企业服务平台”申办普货车辆年审 业务。3.智能绿色平安的交通运输系统成效显著 智能交通引领发展。“十三五”期以来,肇庆启动以“一 中心、三平台、一载体”为总体框架的智慧交通三年行动计 划,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 域的创新集成应用,该项目预计 2021 年 4 月投产运营。加 快推进全市跨江桥梁通航安全防护工程,完成 9 座重点桥梁 智能防撞预警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得到有效提升。
平安交通夯实保障。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组织开 展了客运、危运、建设工程施工等三项年度安全专项整治。 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全面深入摸排共排查出地质灾 害隐患点 76 处、安全隐患桥梁 215 座,制作了全市公路地 质灾害路线图、桥梁安全隐患路线图,强化公路桥梁动态管 控和治理措施落实,确保公路桥梁安全运行。2019 年,全市 交通行业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实施跨江桥梁通 航安全防护工程,全市 13 座跨江重点桥梁全部安装了智能 防撞预警系统。 绿色交通集约高效。加快推进公交电动化进程,全市累 计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公交车 892 辆,公交电动化率从 2015 年的 7%提升到了 100%,全面实现公交电动化全覆盖。累计 投入新能源出租车 112 辆,占全市在运营出租车的 41.3%。 大力推动港口岸电建设使用,全市 22 个码头共建成 56 套标 准岸电设施,泊位覆盖率达 100%。统筹推进港口船舶污染 物接收设施建设,将于今年 11 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纵深 开展交通领域大气污染治理,查处各类“泥头车”违法违规 案件 500 多宗,清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 1600 多台。 

(二)存在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下进行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其中基础设施的互联 互通放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领域的首位。

1,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地处大湾区边缘, 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交通差距显著,难以助力支撑粤港澳 大湾区构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宜居宜业宜游 的优质生活圈”;另一方面,肇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 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短板突出,尚未构建与 定位相适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肇庆应加快推进肇庆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加强与粤西、粤北以及大西 南地区的联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 纽。1.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地位有待巩固提 升 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通行时间较长且尚未形成 多方式、多层次、一体化的高效对接通道。肇庆中心城区至 近邻广州中心城区通行时间超 30 分钟,至深圳、珠海、香 港超 1 小时。由于西江、北江的自然地理分割,肇庆与广佛、 粤港澳方向的联系通道能力、数量有限且拥堵现象日益突 出,高速公路方面,连接广佛的广昆高速、二广高速呈现常态化拥堵,广佛肇高速由于佛山段北江大桥未完工导致全线 未能贯通,通往深港澳方向的现状高速公路仅有珠三角环线 高速;轨道交通方面,目前联通广佛方向的有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茂铁路以及佛肇城际,与深港缺乏高频次、高效 通达的轨道交通,与珠澳缺乏直达的轨道交通,考虑到“十 四五”期肇庆高质量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产业强市、全力推进大湾区建设以及珠三角枢纽(广州新) 机场建成后带来的高运、多层次的旅客运输需求,铁路线 路及与大湾区核心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班次亟需进一步 加密,助力建设畅通便捷的“轨道上的大湾区”。辐射粤西、 粤北以及大西南地区的通道数量不足。与广州都市圈其它城 市高速公路通道数量有限且缺乏直达的轨道交通,导致通达 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较低;与大西南地区缺乏货运铁路通道, 难以支撑大西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高效物资流通。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受管理体制、用地和资金 等因素影响,肇庆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相对滞后。货运枢纽方 面,肇庆物流过度依赖公路运输,大宗货物运输未能充分利用 西江黄金水道,物流设施布局分散,多式联运货运组织能力弱, 缺乏现代化综合性区域物流园区或者枢纽,难以支撑面向西 南地区的门户枢纽建设。肇庆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但港 口功能单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目前除新港港区基本 建成 2 个 5000 吨级泊位外,其他泊位均在 2000 吨以下,存 在港区规模小、布局分散、深水泊位和专业化泊位吞吐能力 不足等问题。肇庆新港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疏港铁路建设滞后,难以支撑肇庆构建铁路和空港为中心的开放型立体交通 体系。客运枢纽方面,目前仅有肇庆东站和肇庆站综合客运 枢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一体化发展模式尚未形成,“零 换乘”理念未能有效体现。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 机场“双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2.市域综合交通网络短板亟需补齐 市域干线路网有待加密。肇庆三区一市之间以及与广 佛、深港澳方向尚未形成一体高效的快速干线体系,目前对 接的普通干线公路普遍等级较低且数量有限,部分干线公路 如国道 G321 主要承担对外交通联系功能的同时,也承担了 较多的城市内部交通功能,导致客货交通、内外交通混杂, 降低了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干线数量和能力亟待双提升。肇 庆东南部三区一市与西北部四县发展差异大,城乡交通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较为突出。西北部四县干线路网通达深度不 足,覆盖水平较低,部分公路服务水平较低;怀集、广宁与 中心城区之间,广宁与德庆属地相邻之间缺乏直连直通的快 速干线。普通干线公路结构不合理。2020 年,我市公路密度仅为 96.9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名居全省第18),远低于全省124.7 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全市公路网二级以上占比、 三级及以上占比分别为 14.3%、21.0%(分别居全省第 16、 14 17),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 63.2%(居全省第 19), 处于全省落后地位,不合理的路网结构导致部分国道、省道 及县乡道的路况和通行能力较差,难以承受大交通量、大吨 位运输的通行需求。仍有部分乡镇(如怀集的马宁镇、冷坑 镇、蓝冲镇,封开的大玉口镇、大洲镇、都平镇等)、重点 产业园区(如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华南智慧城、站西物流 集聚区、鼎湖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和旅游景区(如高要 区砚坑紫云谷、燕峰峡景区、六祖岩等)未能实现通二级及 以上公路,西北部区域部分欠发达山区县仍然存在较多的瓶 颈路。

3.综合运输服务有待优化完善 客货服务质量需优化升级。受高铁、城际铁路、网约车 的猛烈冲击,公路客运量急剧下滑,公路客运行业在夹缝中 处境艰难,客运服务亟待转型升级;肇庆四县客运网络仍不 完善,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需加强;运输一体化 水平和便利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各运输方式间换乘不够便 利,信息服务仍未实现共享。货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程度不高,货运规模位列珠三角城市末位,物流服务范围主 要以服务肇庆本地需求为主,与西南地区联系不够,货运物 流发展对本地产业发展和区域性功能发挥支撑不足;大部分 物流园区服务功能较为单一,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 输组织方式发展滞后。 交通旅游亟待深度融合。肇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交通 +旅游的运输线路缺少整体规划,市内部分重点景区如肇庆 星湖景区至广宁、怀集景区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网迂回较严 重。“粤桂画廊”内部省际廊道尚未依托陆路、水路、航线等打造各具特色的“粤桂画廊”旅游精品线路。“漫游”最 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广东华辰玫瑰生态农业公 园、高要区砚坑紫云谷等部分 AAA 级以上景区未能实现通高 等级公路, 景区与公交站、客运站、铁路客站的交通便捷性 有待提升。 

4.用地资金环境约束问题亟需破解 用地指标紧张。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项目报批困难,土 地指标、耕地水田指标问题难以解决,特别是涉及相邻地市 用地问题难度更大。客运站、仓储物流建设用地紧张,用地 补偿费用高。 建设资金筹集压力大。肇庆经济和交通均处于粤港澳大 湾区落后地位,特别是怀集、封开、广宁、德庆四县经济薄 弱,地方配套资金较为缺乏。项目建设成本上涨,传统建设 领域投资收益下行,对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金吸引力不 强,ppp 项目受现有收费政策条件限制推进难度大,银行贷 款筹融资面临较大困难。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企业投资意愿 下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压力较大。 生态环境制约。涉及生态敏感区、保护区等的建设项目 推进困难,调规、报批等前期工作耗时长。随着国家对环保 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的日益深化,规划通道预控、战略空间留白不足,将成为未来交通线 性工程的规划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期,肇庆既处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 黄金期、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新契机,前景十 分光明。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对我市坚持产业强市和 “双区”联动不动摇,高质量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发 展新格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 胜地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同时对肇庆市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主动融入新格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发展提 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 和服务性产业,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指引下,有条件、 有责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要 求肇庆市在十四五时期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 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交通建设与经 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推动枢纽经济发展,推动 “交 通+旅游”、“交通+物流”、“交通+制造业”、“交通+ 互联网”等诸多方面融合发展,打造“双循环”的新增长点。
2.落实各级国家战略布局,要求交通运输加快转型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战略”,以及我省“一 核一带一区”战略布局、省以同等力度推动支持广州“四个 出新出彩”部署,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深圳、广州市核心和 引擎作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 设规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跨江通 道建设,未来仍将新增 8 条(公路 4 条、铁路轨道 4 条)跨 江通道,跨江通道建设频率明显加快,大湾区珠江口两岸的 物理分割局面将被缝合,湾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压 缩。肇庆市位于广佛都市圈 1 小时交通圈内,又处于大湾区 辐射大西南的必经通道,是大湾区产业外溢的重要承接地。 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要求 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 机遇与挑战并存,构建外通内联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是支撑 和发挥肇庆区位优势的基础,迫切要求肇庆拓展交通运输覆 盖网络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客货运枢纽建设的功能衔接,提 升货运物流整体效率,积极推进“双区”联动,以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绿色和经济的交通运输服务支撑肇庆打造粤港 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 4.支撑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强化交 通支撑引领作用。 肇庆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由城市经济产 业(幸福产业)集聚带、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生态产业示 范区三个功能区组合的“一带一廊一区”,推动形成高质量 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协调发展 就是要“补短板”,注重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要加 快完善市域内部高快速路网,构建外通内联立体化交通体 系,提升区域快速通达能力。要继续加强都市核心区交通聚 集辐射功能,补齐生态发展区交通发展短板。把服务新型城 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发挥交通运输基础、先 导和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区域、城市、乡镇交通协同发展, 提高组团之间、县际之间、城乡之间的可达性和连通度。
5.落实支撑国土空间规划。 肇庆正处在国土空间编制的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融合 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实现了多规 合一,同时也加大了未来调规的难度,此次肇庆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十四五”规划将与国土空间规划对接,进一步落实 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支撑其提出的城市 空间、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使之更加适用于肇庆的发展环 境和需要。 21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 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 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 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 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抢抓 加快发展窗口期,全方位参与“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紧扣城市发展定位,深入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 统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打造外通内联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为肇庆充分发挥粤港澳 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作用,建设彰显中国特色、传承优秀 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22

(二)规划原则 支撑重大战略。全面支撑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 湾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乡村振兴等战略,以及省“一 核一带一区”、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等部署,做好交 通运输的基础性、支撑性、服务性工作,为肇庆实现高质量 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突出统筹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比 较优势,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 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强化各方式协调衔接,推动交通运输 综合化、一体化发展,引导交通运输与旅游、物流等关联产 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动能,不断增强 发展的整体性。 注重品质效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保 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供给,以 补短板、优结构为重点,提升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路服务能 力和品质,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型发展, 让交通运输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社会公 平正义,使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 障、更可持续。 强化绿色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 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 节约用地制度,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促进交通与自然和谐共 生,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客运和货运模式,提升交通运输安 全保障能力,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技术、制度、政策及管理方式改革 创新,让创新成为交通运输提质增效的根本动力。充分发挥 粤港澳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优势,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 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扎实立足广佛肇、深度对接深港澳、全域融入大湾 区、助力辐射大西南”的新发展思路,构建安全、便捷、高 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东融西 拓,南北畅通”的区域交通新格局,实现“半小时通勤圈” 和“1123”出行交通圈,有力支撑肇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 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 
五、全力打造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设施网络 

(一)建设轨道交通主骨架网 加快开展“国家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与城市 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积极谋划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三大 极点广佛、深港、珠澳以及周边地市等轨道线路,高水平共 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珠肇高铁及其联络线同步 开工建设,实现肇庆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珠中江 以及深港澳直连直通,打造大湾区 1 小时交通圈。稳步推进 广湛高铁建设,进一步拉近与广佛的时空距离,有效支撑广 佛肇半小时交通圈。推进深南铁路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 早日开工建设,构建肇庆至北部湾、滇中地区的高速铁路通 道。积极谋划“城际轨道+地铁”,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 继续深化与广佛以及周边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方案研究和通 道预留,加快推动肇顺南城际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密广佛肇 横向联系通道;推动贵广高铁广宁至广州北联络线、肇庆至 清远至佛冈至从化城际等项目开展前期研究;提前谋划肇庆 西站至广宁城际,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辐射范围,缩短市域 时空距离;提前谋划广佛肇地铁,加快推进广佛肇城际轨道实现公交化运营改造,使肇庆在轨道上的大湾区中承担更加 重要的角色。 建设货运干线铁路,填补大湾区连接大西南货运通道空 白。加快推进柳梧广铁路开工建设,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通往 柳梧河地区及黔川渝省市的便捷货运通道,有效降低物流成 本,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提前谋划桂林至贺州经肇 庆至广州货运铁路(桂贺肇广货运铁路),补齐贵广高铁货 运短板,为大湾区内部产业(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 散基地、肇庆新港等)合理布局提供重要支撑。推进广茂铁 路扩能升级改造,提高通行能力,释放普速铁路货运功能。 推动肇庆港新港港区新基湾码头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实现 水铁联运,促进货运增收上量。 

(二)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 加快构建“六横六纵”的高速公路网,实现肇庆市 5 条 高速公路对接广佛;3 条高速公路对接深港澳。进一步推动 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主干线的高效衔接。 加密广佛肇一体化高速通道。加快推动广佛肇云高速开 工建设,满足新时期广佛肇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高速通道需 求,有效缓解广昆高速、江罗高速交通压力。推动 G80 广昆 高速肇庆段、G55 二广高速肇庆段扩容改造,提高国家高速 通道交通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保障水平,有效缩短肇庆与广 佛之间的通勤时间。提前谋划增佛高速西延线,为广佛肇日 益增长的通勤需求做好项目储备。 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集疏运高速通道。建成 肇明高速公路,支撑肇庆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直连 直通,与广佛肇高速、广昆高速、江肇高速构成肇庆环城高 速,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加快推动江肇第二高速开展前 期研究,形成肇庆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高效直连直 通第二通道,进一步强化与珠中江、深港澳的联动发展。 新增出省高速通道。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惠肇高速,新增 与广西的出省通道,有效推进肇庆中西片区融入粤港澳大湾 区,支撑广佛肇一体化发展。
完善与周边地市高速通道。积极推动德庆至罗定高速德 庆至郁南段开工建设,提前谋划德庆至清远高速,缩短与相 邻地市的时空距离,改善肇庆市的对外交通条件。 完善高速互通。力争完成二广高速龙甫互通立交建设, 串联高速公路沿线乡镇,发挥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

(三)打造高效率干线网络 建设“三区一市”快速干线体系。大力推进金利经肇庆 新区至大沙(金沙大道)公路、金利大道(国道 324 线)、 端州至新机场公路、肇庆新区至肇庆高新区公路(鼎湖大道延长线)等工程开工建设,支撑端州、肇庆新区、高新区、 金利、新机场等重要节点之间资源要素快速流动,实现老城、 新区“双核”联动发展。积极推进紫云大道至高明公路、鼎 湖至三水青岐公路、大旺至三水北江大桥等一批与佛山衔接 的快速干线工程项目,打造肇庆三区一市与广佛高效衔接的 快速干线体系,支撑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多点融入、 全面对接。 打造衔接顺畅普通干线网络。以肇庆四县地区公路为重 点,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围绕普通国省道难点、堵点、瓶颈 路段、低等级路段等薄弱环节,稳步推进国省干线提质改造。 加快 G234 线德庆荔枝岗至冲口段、国道 G358 线怀集县凤岗 墟至甘洒墟段等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逐步消除干线瓶颈制 约,实现国道、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分别达 95%和 65%。 推进肇庆高新区 S528 线大旺大道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开工 建设,提高国省道对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经济节点的覆盖 水平。持续推进航道扩能升级。协助推进北江(乌石至三水河 口)段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提升粤北地区沿江出海能力。提 前谋划西江航道扩能升级二期工程,促进肇庆市航道网络的 整体提升。 

(四)构建畅通便捷的农村公路网 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 高质量发展,逐步提高县、 村道比例,降低乡道比例,促进农村公路网络结构更加合理。 畅通乡镇、建制村通达道路,开展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 达 80%以上,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和乡村 振兴发展需要。提升衔接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的农村公路等 级,基本实现衔接高速公路的农村公路路段技术水平达三级 及以上,基本实现衔接普通国道的农村公路路段为四级及以 上双车道公路,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创建一 批精品示范农村公路,鼓励区、县评选省 “四好农村路” 示范县。

(五)打造特色旅游交通 开展肇庆市全域旅游公路规划,打造“中心城区旅游核 心、千里文化生态旅游大环线、北回归线神奇景观旅游带” 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高铁、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等干线 通道将各县(市、区)旅游景点串珠成链,构建贯穿全市的 “快进”旅游大环线;依托区域县乡道、景区直达道路、旅 游公路等,构建与沿线旅游景点、旅游特色村紧密结合的“漫 游”支线公路网络;优先对通往 AAA 级以上景区的道路以及 通往红色旅游景区的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开通从主要交通站 场到 AAA 级以上景区的客运线路,有条件的探索开通循环旅 游专线,给游客带来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旅游交通体验。 建设“粤桂画廊”精品路线。联合贺州、桂林共同推进 粤桂画廊交通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依托肇庆-贺州-桂林 段高速公路、国省道以及乡村旅游公路等,将自然景观、文 旅项目、体验活动、民宿客栈、特色美食等旅游元素进行有 机串联,支撑年旅游总人次突破 3.5 亿。加强“文化+旅游+ 公路”融合发展,推进国道 G355 线怀集县城金三角至岗坪 灵峰交界段升级改造、国道 G355 线怀集县城高凤至大岭段改线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开发一批“粤桂画廊”特色精品 路线。打造大湾区通江达海新型旅游枢纽港。充分把握“大湾 区游轮”崛起的大趋势,积极谋划肇庆新型游轮枢纽港和粤 港澳大湾区游轮“一程多站”精品游径,打造肇庆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推进肇庆贺江、绥江旅游特色航道开发 建设,提高旅游码头基础设施水平,丰富旅游航道及船舶供 给产品,构建多元旅游交通格局。 完善公路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旅游公路配套设施建设, 逐步完善自驾车房车营地、充电桩、自行车道、绿道、停车 区、服务区、公路驿站、观光平台等旅游公路沿线配套服务 设施,构建舒适、便捷、特色的慢游公路网络。

六、奋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综合交通枢纽 
(一)加快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构建“两主十辅”综合客运枢纽格局。加快区域内各功 能组团间的客流转换效率,全力打造立体式、零换乘、多功 能、多层次,集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出租车为 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两主十辅”综合客运枢纽格局。 高标准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客运枢纽、肇庆 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适时推进封开站、德庆站等新建铁 路站的建设。完善端州站、高要站等枢纽的配套建设,推广 枢纽综合开发理念,枢纽同步建成步行通道、自行车停车场、 公交站场、的士停靠站等交通接驳设施,推动连接公路、公 交系统等与枢纽紧密衔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顺畅换乘。 
(二)优化综合货运枢纽布局 落实《肇庆市现代物流业空间发展布局规划(2020-2035 年)》,加快肇庆市物流空间资源整合和物流节点培育,充 分发挥公、铁、水、空等枢纽优势,构建 “两核九节点、 一环三通道”的物流空间布局。重点建设 “两核”,即肇 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粤港澳大湾区(四会大沙)多式联 运现代物流园+新港物流园)和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空港物流枢纽。加快完善物流节点,大力引进物流龙头企业, 加快推进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粤 港澳大湾区现代物流基地和智慧物流中心。完善物流网络体 系,构建东融西联、内河与外海联通的大湾区国际物流网络, 加强综合货运枢纽与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顺畅衔接,有效支撑 肇庆市建设成立足广佛肇、联动珠三角、辐射大西南、面向 东南亚的综合货运枢纽。 

七、全面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一)构建高品质客运服务体系 构建一体化、多层次、高效率客运服务体系。依托区际、 城际、城市快速客运立体网,推动粤桂区域间、珠三角城际 间客运系统建设,建成以肇庆市为中心,快速通达周边城市 的一体化、多层次、高效率客运服务体系。优化完善多种运 输方式的开行方案,促进“零换乘”的实现,提高位移过程 的完整性、方便性和便捷性。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肇庆东站、肇庆火车站等综合客运枢纽为重点抓手,加强航 空、高铁、城际轨道、地面公共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线路 组织衔接,突出航空运输与高速铁路的“双高优势”,推进 长途、城际、城市客运系统“三网融合”,提升肇庆整体品 质化出行水平。提升肇庆市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等重 =要路线方向的服务频率,增加肇庆至香港、深圳、珠海的高 铁班次,加密肇庆东往返香港西九龙的直通高铁班次。 发展一站式“门到门”客运服务。受高铁、动车、网约 车及互联网新业态的猛烈冲击,群众出行习惯发生巨大变 化,加快传统道路客运转型升级,推动中长途线路向中短途 客运调整,积极发展接驳客运、定制客运,由经营型向经营 和服务型转变。建设跨运输方式的联程客运系统,鼓励企业 加快互联网+交通等新业态应用,发展联程联运和“一票制”, 提供一站式“门到门”客运服务。推进广佛肇“一票制”旅 客运输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跨区域购票、出票、退票等一站 式服务。鼓励发展肇庆东站与未通高铁的封开、德庆之间的 定制化、高端化的商务通勤快速客运。 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落实《肇庆中心城区公共交通 一体化实施方案》,以服务公交线网优化调整为重点,推进 现有短途班线、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融合发展,对短途县际 客运班线、区内农村客运班线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思 路进行公交化改造,构建“跨区间、区内间、镇村间”三级 公交网络,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公交运行体系。依托 “肇庆出行”平台,鼓励企业发展快速公交、直达公交、观 光巴士、夜间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推广定制公交等服务模 式,发展支线小公交,构筑微循环公交系统,增强公交服务=社区的能力。加强对网约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 的监督管理,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系统。 提升农村客运均等化水平。持续推进农村公共交通均等 化服务,农村客运在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 根据路况条件和运输需求,逐步扩大到较大自然村。提高农 村客运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公 交化改造,探索开行隔日班、周末班、节日或赶集等固定或 者非固定的班次。优化农村客运网络,对于偏远山区、客流 量小但存在区域性和个性化出现需求的农村地区,鼓励实行 区域经营或专线经营。 推进传统公路客运枢纽转型升级。根据当前高铁发展、 公路客运形势和群众出行习惯变化趋势,传统公路客运站发 展亟需转型升级,在保持客运站基本服务功能和源头安全监 管责任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传统客运站扩展服务功能,打造 旅游集散中心;推进汽车客运站小件快运网络建设,实现物 流配送功能;鼓励客运站通过自营或招商引资等方式成立商 贸综合体等。 推进运输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肇庆旅游资源优势, 加强高品质交通+旅游供给。鼓励汽车客运站与旅游集散中 心合作,在汽车客运站设置景区专用候车室,实现运游一票 到底,开展旅游客运专线、旅游直通车、旅游公交、景区小=交通等运游结合特色业务。加快西江水上旅游休闲特色航道 建设,探索水上旅游开发模式,试点水上客运航线。鼓励建 设自驾车、房车旅游营地,支持自驾游、自助游、休闲游等 交通旅游新业态发展。 
(二)打造现代货运物流体系 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发展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加 快推进铁路货运枢纽站场、铁路专线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 柳梧广铁路、肇庆港新港港区新基湾码头铁路专用线等项 目,实现铁路干线运输与肇庆港、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物 流园等的高效联通和无缝衔接,为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 运输向铁路和水运转移提供基础条件。以西江黄金水道为依 托,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实现货运结构调整优化 和业态转型升级。深入推广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 式,发挥龙头物流企业作用,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 的甩挂运输企业,配套建设能够满足甩挂运输作业要求、装 备先进的货运站场。 全面促进城乡物流协调发展。发挥物流园区的集聚效 应,加快货运中转基地建设,构建以物流园区节点中心、专 业配送分中心、基层站点组成并覆盖城乡的三级货物配送服 务网络。鼓励引导乡镇客运站拓展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 功能。打通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到农村的物流通道,推动交 通物流、农业、旅游业、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形成农村 货运物流专线组织模式。整合农村交通、邮政、供销等多种 资源,加快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搭建农村物流全链条管 理平台,推广超市、连锁、加盟等运营模式,积极发展农产 品电子商务,推广农村鲜活农产品第三方冷链运输,打通农 村生活生产资料及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 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江内河航 运中心。推进港口物流发展,完善港口仓储设备、优化口岸 环境、拓展物流工程,增强港口物流节点作用。加强与后方 临港产业的结合,重点推进新的合作模式和平台,推动点对 点的物流服务。积极拓展物流增值服务,依托肇庆新港发展 保税物流,为肇庆及周边区域“大通关”提供保障,为物流 业支撑金融、保险、贸易等发展提供良好条件。逐步完善以 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及内河航运为主的集疏运网络、区域物 流配送与快递服务网络,将肇庆打造成为以“互联网+”货 运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港航物流基地和现代临港产业集聚区 为载体,以集装箱、件杂、散粮等为主要运输货物,以西江 航运干线及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物资中转运输服务为重点, 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信息服务咨询和保税等 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物流枢纽。
积极发展邮政与快递业。打造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 机场为枢纽,辐射肇庆及周边区域的邮政快递快速集散中 心,实现邮政和快递网络与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快速 转换、快速运递。健全农村物流交通运输物流网络,充分利 用农村和社区综合服务站、邮政网点、村邮站、供销社等公 共服务平台及企业自办等资源建立“快递下乡”专线,使快 递服务网络有序向农村地区延伸,扩大快递农村服务覆盖范 围。改善乡镇客运站场,共建乡镇运输综合服务站,支持农 村客运班车剩余运力代运快件,降低快递企业运营成本,解 决农村快件末端运输和投递难题。加强邮政快递业务与交通 运输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建设邮政快递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拓展邮政快递业务覆盖范围,促进电子邮政、电子快递发展。 

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 
(一)建设智慧交通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逐步推进互联网先进技 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推广各类智能终端在公路、铁路、 航道、港口、机场、城市公交线网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 应用,全面提升交通领域要素资源在线化率。 提升出行服务智能化水平。在运输领域加快推广人脸识 别、无感支付、无感安检、新媒介乘车、无人驾驶等新产品、新模式;支持互联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加强跨行政区域合 作,与湾区其他城市实现交通出行大数据共享共用,通过提 供涵盖运输、停车、租赁、修理、救援服务等领域的综合信 息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提升物流信息服务水平。鼓励“互联网+货运物流”新 业态、新模式发展,建设完善肇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 跨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物 流公共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 等在货运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智慧港口、智慧航运建设。 提升交通监管智能化水平。积极探索“大数据+综合执 法”,加快建成肇庆综合交通运输协调指挥中心。继续优化 非现场执法监控系统的功能和进一步完善布局治理超限超 载非现场执法监测点,充分利用治超站非现场执法监测动态 数据库资源,运用大数据高效打击非法营运,切实提高交通 综合执法工作效能。 
(二)建设绿色交通 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打造绿色物流,推动货物铁 水联运、江海联运及城市物流绿色配送模式,逐步促进形成 水运、铁路在大宗物资中远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逐步减 少重载柴油货车在大宗散货长距离运输中的比重。加强物流 运输组织管理,加快相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推动发展旅客联程联运,逐步促进 形成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主体的大容量快速客运系统, 优化旅客运输结构。 提升绿色出行比例。全面开展绿色出行行动、深入实 施公交优先战略,有效提升城市公交机动化出行比例,持续 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完善友好的绿色出行环境和服务体系, 加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强绿色出行宣传和科普教育等任 务,积极鼓励公众使用绿色出行方式,让绿色出行成为风尚。 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 求,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协同发展。积极推进生态 工程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建设、养护和运营等全过程 的综合运用,建设生态型交通基础设施,积极推动西江开展 试点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的建设,打造绿色航道。强化港口、 公路服务区、枢纽站场等水污染防治,开展生态型污水处理 技术应用。强化车辆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新能源车等节能环 保车型,完善加气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资源集约循环利用。推进土地和岸线资源节约集 约利用,采用合理选线选址、优化建设方案、永临用地结合 等措施提高新建交通基础设施的用地效率,改扩建和升级改 造工程应充分利用既有走廊或场地。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植被 与表土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广取弃土与改地、造地、复垦等综合措施,做好临时用地的生态恢复。推广废旧材料综合循 环利用,积极推动沥青等废旧路面材料以及钢材、水泥等建 材循环利用,扩大粉煤灰、煤矸石、矿渣、废旧轮胎等工业 废料综合利用。 
(三)建设平安交通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 安全防护建设投入,持续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化建 设,坚持建养并重,强化预防性养护工作。加强公路水运工 程建设安全监管,推行施工安全标准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养护力度,提高耐久性、可靠性和 使用寿命。合理布局应急运输装备集结地、应急物资储备点、 危险品应急救援中心和医疗救助站。 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强 化安全监管,不断完善交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与应急体 系建设,打造让群众放心的平安交通。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质 量信誉管理和评价体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与业务管理 挂钩。加强重点车辆运输安全治理,全面强化旅游客运、危 险货物道路运输、农村客运等重点领域全过程、全链条安全 监管,提升行业安全发展水平。推进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标 准体系。完善安全预控体系。推进铁路、公路、水路各方式, 以及安监、公安各部门间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共享。充 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动态监测预 警、舆情监测、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水平。建立健全跨方式、 跨部门的综合交通预警、应急信息沟通机制。

九、重点工程项目 
为实现规划目标,“十四五”时期规划实施八大重点工 程,具体建设项目 151 个,“十四五”计划投资 1158.76 亿元;其中包含储备项目 34 个,储备项目“十四五”时期 主要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1.轨道交通工程 
计划新开工项目: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珠海至肇庆高 铁高明至肇庆东段(肇庆段)、珠海至肇庆高铁江门至珠三角 机场段(肇庆段)、珠海至肇庆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至肇庆主 城区联络线、深南铁路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柳广铁路、 广茂铁路扩能升级改造肇庆段、肇顺南城际肇庆段、广佛肇 城际公交化运营改造。 
谋划储备项目:桂贺肇广货运铁路、贵广高铁广宁至广 州北联络线、肇清从城际、肇庆港新港港区新基湾码头铁路 专用线、广佛肇地铁。 
2.高速路工程 
(1)高速公路 续建: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一期工程)。 
计划新开工项目:肇庆至高明高速公路(二期工程)、 G80 广昆高速肇庆段扩建、广佛肇云高速公路佛山至肇庆段 (肇庆段)、广佛肇云高速公路肇庆至云浮段(肇庆段)、 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德庆至罗定高速公路德庆至郁南段。
谋划储备项目:江肇第二高速、增佛高速西延线、德庆 至清远高速肇庆段。 
(2)高速公路互通 计划新开工项目:二广高速龙甫互通立交建设工程 
3.快速路 计划新开工项目:金利大道(国道 324 线)、紫云大道 至高明公路、大旺至三水北江大桥、肇庆市高要区过境公路 (马安至大辂头村段、大辂头村至金渡段)新建工程。 
谋划储备项目:金利经肇庆新区至大沙(金沙大道)公 路、端州至新机场公路、肇庆新区至肇庆高新区公路(鼎湖 大道延长线)、鼎湖至三水青岐公路。 
4.国省干线工程 
续建:国道 G355 线广宁县中华至水声岭段改线工程、 省道 S263 线广宁县东乡至江积段、省道 S260 线四会市下布 至贞山段。
计划新开工项目:国道 321 线肇庆桥北路立交至端州双 龙产业园段升级改造、国道 G355 线广宁县水声岭至东乡绥 江大桥段过境公路改线(扩建)工程、国道 G355 线怀集县 城金三角至岗坪灵峰交界段升级改造。
谋划储备项目:国道 G234 线怀集县前途村至南婆坑段 升级改造、省道 S266 线封开县南丰至河儿口段升级改造、 省道 S266 线封开县长安至南丰段升级改造等。 
5.县(乡)道及重要联系道路工程 
计划新开工项目:封开县中线公路改造工程、环贺江乡 村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省道 S265 改造提升工程等环贺 江全域旅游交通项目;四会港区珠江码头作业区至国道 G321、四会港区骏马作业区至南江工业园工业大道、四会港 区永泰码头作业区至县道 X503 等疏港公路项目。 
谋划储备项目:七星至盘龙峡道路建设工程、南丰-广 宁道路提升工程 
6.港航工程 
(1)港口 计划新开工项目:肇庆港新港港区新基湾作业区码头工 程、肇庆港德庆港区九市通用码头工程、肇庆港德庆港区悦 港码头项目、西江能源枢纽中心(德庆)项目(一期)等。 (2)航道 计划新开工项目:贺江旅游特色航道工程、绥江旅游特 色航道工程 谋划储备项目:西江航道扩能升级二期工程 
7.枢纽站场
续建:肇庆东站综合交通枢纽 新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轨道交通综合枢纽、 广东肇庆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园、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 空港物流枢纽、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物流园。 

7.智能交通 续建:肇庆综合交通运输协调指挥中心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需要相关部门给 予更大的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建立重大交通 项目建设协调会商制度,及时研究协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中 涉及土地、选址、环保、资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按年度分 解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 任务有序推进。要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细化落实规划确定的 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协调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 大项目、重大工程。将交通重大项目推进的相关工作任务完 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畴,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 规划落到实处。
(二)落实项目资金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稳定持续的交通基础设施公共财政 保障制度。用足用好国家投资补助政策。建立以公共财政为 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切实加强短板投入,落实 交通扶贫、港口公共设施建设、航道养护、公路客货站场、 农村客运站亭的资金保障。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发展“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 筹资、规范高效”的投融资管理体制。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 范围,大力推进和分类规范完善“PPP”项目,建立“PPP” 项目实施评价监督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支持对高速公路沿 线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构建高速公路多元化的盈利渠道,以 辅助解决建设和营运资金缺口。推广 PPP 模式,鼓励社会资 本参与港口、内河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用地保障 
将交通运输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建 立土地总量控制的交通用地管理机制,编制交通用地三年滚 动计划,建立土地用地计划预报制度。结合土地管理政策, 合理安排交通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土地利用效率高、单位土 地交通承载量大的高速公路、航道等交通项目,鼓励通过既 有资源改造提升交通供给能力,鼓励新建项目并线规划、综 合开发、立体开发。 54
(四)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规划先行的工作机制,完善交通规划体系并成立专 门研究机构,建立大型基建年度计划编制和评估制度。深化 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交 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管理新机制。各级政府和交 通运输行业,加强协调沟通,加强跨行政区域间的衔接与合 作,协调区域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各级政府与 重点项目建设单位通力合作,协调规划、国土、水利、环保 等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线位走向、用地审批、征地拆迁、环 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形成促进综合 运输体系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五)加强评估监督 
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和监督检查,完善中期评估 制度,建立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价机制,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 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确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法,进一步增 强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