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 4008161360
项目
  • 项目
  • 招标
  • 重点项目
  • 设计院库
  • 项目汇总
  • 统计分析
  • 展会信息
搜索




【浙江】德清县旅游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2-23 园林景区绿化 浙江
一、“十三五”发展评估

(一)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我县文化旅游工作坚持贯彻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部署,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依托德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独特资源,紧抓文化和旅游融合机遇,创新推进全域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启动文化基因解码,高质量打造中国民宿度假第一县和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我县旅游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旅游知名度日益提升,成功应对新冠疫情对我县旅游业造成的冲击,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一是旅游综合贡献率不断提升。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各项指标连年保持增幅,2020年,我县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214.7万人次,同比增长0.2%,过夜游客1058.8万人次,同比增长16.4%,旅游业总收入330.5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43.02亿元,占GDP比重达7.91%。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 962.3万人次,同比增长8.7%,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6.3%。

 



 

 

 

 

二是旅游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成功升格“国家级”。持续打响“名山湿地古镇”德清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休闲度假特色发展之路。全县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旅游风情小镇1个、省5A级景区镇1个、省4A级景区镇3个、省3A级景区村庄30个。全县拥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5家、省级运动休闲示范基地2家、省级果蔬采摘基地4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先后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3个、中国体育旅游创新项目、浙江省运动休闲优秀项目、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项目。入选省首批文旅消费城市试点,高规格承办首届“湖交会”,直播带货、品牌夜市等新业态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数字文旅品牌日益彰显,建成德清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接入城市大脑决策中枢,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全国首个民宿目的地官方旗舰店——莫干山旅游旗舰店正式在飞猪平台上线。构建“玩德好”小程序,推出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德清本地特色旅游线上服务。德清县以全国第九的排名上榜“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莫干山入选全省首批诗路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省首批未来景区改革试点,环莫干山洋家乐乡村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旅游影响力持续增强。

三是旅游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全县拥有星级饭店7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皇冠假日)、三星级饭店3家,共有客房数694间、床位数1262张、餐位6400席。省特色文化主题酒店4家、绿色饭店1家、高品质饭店1家,全县拥有农“洋”家乐800余家,共有床位11000余张、餐位数25800余席,从业人员6000余人。发展以“洋家乐”为代表的品质民宿,获评省白金宿3家、金宿5家、银宿17家,评定六批县精品民宿32家。裸心堡、郡安里等一批精品网红度假酒店建成运营。上渚山奇幻谷、开元森泊等综合性旅游项目建成投运。全县拥有旅行社27家(含分社),其中五星级旅行社1家、四星级旅行社1家、三星级旅行社8家。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建成通车,通航低空飞行、5G无人驾驶等带来旅游新体验,县域双循环旅游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建成。

四是旅游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十三五”期间,我县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将度假区作为产业平台来打造,积极引入“国际化”水准高品质的旅游项目,完善交通、商业等公共配套设施,发展文化创意、运动休闲等多元产品业态。推进省级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畅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扎实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浙江莫干山列入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名单,成为第三批全省“大花园”建设示范单位。莫干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山地旅游经验入选中国度假休闲旅游发展示范案例。由我县牵头制定的《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已上升为国家标准。完成德清县旅游服务中心、莫干山旅游集散中心、下渚湖景区游客中心、新市古镇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配套项目建设,旅游发展环境日益完善。


(二)存在问题

对标现代化、竞争力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求,德清旅游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核心资源辐射效应不足。我县拥有莫干山、下渚湖和新市古镇三大拳头旅游产品,但其景区特色并不明显,莫干山品牌久而不新,下渚湖品牌新而不显,新市古镇品牌显而不强,整体规模不足以发挥集群效应。莫干山对中东部乡村、生态等旅游产业的资源整合、全域化联动发展及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同时,众多小规模项目占据用地,从空间上抑制了德清大型旅游产品的发展。二是文化旅游有待深度融合。德清 “瓷之源”“珠之源”“玉之琢”、运河、海派、蚕桑、防风、钢琴等文化厚重,但现有景区点缺乏独具乡土文化特色的现代表现方式,景观打造、业态植入和品牌呈现与文化展示脱节,缺乏标志性的文化旅游符号,文化优势亟需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三是旅游产品体系不够健全。我县高等级旅游景区,高流量、高科技的休闲度假产品还十分缺乏。五星级酒店德清仅1家,全县住宿设施高、中、低档次比例约为4:4:2,未能充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且床位数量三县最少,旅游产业链条短,亟需从“一天三张床”向“三天一张床”休闲度假游转变。目前接待游客多以短途游为主,一日游游客约占总量的52%,基本是本地游客及部分长三角客源。四是缺乏精准有效的政策供给。我县在壮大旅游企业的扶持政策,新型旅游人才培养及促文旅消费方面的政策供给力度还不够大,旅游运营服务专业化程度不够高。亟需出台壮大旅游市场主体、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加强新型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有力措施。这些问题要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环境

(一)把握发展新形势

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新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建设“重要窗口”新担当:“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在建设“重要窗口”新方位上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新征程,全省旅游业提出打造“现代化旅游经济强省、长三角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未来旅游先行地”目标,这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紧抓“战略叠加”新机遇: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文化强国建设、碳达峰承诺等国家战略为旅游业发展增加新动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建设、杭湖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湖州高水平推进“六个城市”建设等新发展战略实施,促进区域优势互补。

培育“科技革命”新动能:随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及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将引发旅游发展模式的变革和发展空间的拓展。

促进“共同富裕”新路径:旅游业是典型的富民产业,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域旅游,全民参与旅游发展,让乡村释放资源价值,有效推进旅游公共环境优化,建立完整的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从“生态覆盖”到“生态富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够促进人民共同富裕。

(二)锚定发展新趋势

现代化特征更加突出。“十四五”期间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及产业革命爆发期。现代化技术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疫情令全球加速进入全面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新基建”投资的日益攀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一体化合作更加频繁。发展旅游业作为参与市场分工、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地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地区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打通壁垒,推动区域合作共赢,争当一体化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各国各地区普遍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市场全球化,加强交流合作,积极争夺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与合作将长期存在。

综上所述,未来五年,德清旅游业迎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新形势和新趋势为我县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添了新动力,为建设“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机遇、新环境和新空间。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湖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八八战略”为统领,聚焦高质量、现代化、一体化、全域化、国际化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入实施“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改革,着力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发挥旅游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共同富裕,努力为全县高品质建设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共同富裕县域样本作出贡献,为全省旅游现代化探索经验。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整体智治、唯实惟先”,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依托我县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技术产业优势,强化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推进旅游业从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聚能打造“新文旅之都”新目标。

——坚持全域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大公园大花园来谋划布局,以品质驱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城市旅游能级,进一步加强西部与中东部资源整合与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和品牌共建,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新时代全域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新样本。

——坚持跨界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旅游与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体育、农业、工业、林业、水利、交通、商业、金融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广度融合,全面拓展旅游业发展,整体闭环推进“诗画德清”建设。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护和利用、国内与国际、城市和乡村、线上和线下等关系,加强全局性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与经济社会全局实现高度融合、联动发展,实现整体智治。

(三)“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

到2025年,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结构、提升能级,旅游供给更加优质、旅游消费更具活力、旅游品质更加彰显、现代旅游体系更加健全。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莫干山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湿地古镇新城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成为省级旅游现代化标杆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长三角新文旅之都。

发展水平体现“德清高度”。保持旅游经济中高速增长,力争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达到10%,实现旅游经济增长“两个高于”,即高于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旅游业年均增长率,逐年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中的比重,旅游人均消费、人均逗留天数、入境游客量逐年递增,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体系体现“德清新度”。数字创新旅游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数字化驱动效应充分显现,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丰富。到2025年,90%以上A级景区建成智慧景区,打造10家以上智能服务、无感支付旅游饭店,建成5个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业务协同应用场景,“预约、错峰”假日旅游运行机制完善高效。

全域旅游体现“德清广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面构建,全域旅游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旅游发展带动力显著提高,东西部发展联动有力,旅游业绿色低碳有序发展,旅游活动碳排量大幅降低,旅游主体人员环保意识共同提升,实现从城乡协调向城乡融合跃迁、从局部场景向全域美丽跃迁,宜居宜游“大花园”全面呈现。游客和居民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文旅融合体现“德清深度”。发挥德清国际化先行优势,深化“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休闲城市品牌体系,打响“我们德微度假”品牌,全力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省旅游现代化先行区等高能级平台创建。力争到2025年,打造1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度假区,培育创建千万亿级核心景区2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1家,培育1个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大力抓好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国际乡村未来社区、景区城(镇)的创建,培育8家创建单位。

营旅环境体现“德清温度”。继续做好旅游项目招引预评价,科学把关项目落地,强化落实土地供给要素保障,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旅游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群众满意度。



(四)2035年远景目标

我县旅游服务质量、产业规模、核心竞争力、综合效益达到国际旅游先进水平,全面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成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空间布局

以整个德清是一个“大莫干山”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一城发力、一环串珠、山水辉映、全域美丽”新发展格局。

(一)一城发力:打造“大莫干山”魅力城

充分衔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以中心城区(含武康街道、舞阳街道、阜溪街道、康乾街道、乾元镇、雷甸镇)为核心发力点,着力提升中心城区极核功能,建设服务全县域的大型旅游集散枢纽中心。以“大花园”示范县建设为抓手,高标准实施城市休闲设施,着力打造一批未来景区、未来小镇,引入国际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高品位城市休闲街区,形成“处处是景、时时宜游”的城景一体化发展格局,将中心城建设为科技与诗意并存、历史与时尚交融、生活与生态和谐相处的国际化现代山水田园城市德清样板。

(二)一环串珠:构建县域旅游双循环线

依托杭州二绕、德桐公路、S304等交通干道串联莫干山、下渚湖、乾元千年古城、钟管乡村旅游集群、禹越万鸟园、新市古镇等特色精品旅游带及各旅游资源点,串珠成链,集中布局休闲旅游产业平台和公共休闲基础设施,加强东西部联动与资源合作,构建从东至西以古镇旅居、湿地体验、城郊休闲、乡村度假为特色的县域双循环旅游环线。

(三)山水辉映:擦亮“名山湿地古镇”品牌

充分发挥莫干山旅游极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莫干山、下渚湖、新市古镇为主核的“日月星辉”全域高品质旅游新格局。

莫干山世界级旅游度假区:立足国际化、高端化、综合化定位,全面提升莫干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能级,推动度假区全域整合,重点承接国际组织会议、高级别论坛、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打响“莫干论剑”会议品牌,成为知名的“莫干国际会客厅”,大力发展民宿总部经济、新型博物馆经济、山地运动休闲经济,拓展文化创意、科创交流等新经济、新业态,进一步完善度假区基础配套设施及数字化场景应用,推动山地旅游集群化、生态化、国际化发展,积极争创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试验区,探索“微改造、精提升”度假区样板,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山地度假典范和新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

下渚湖湿地国家5A级景区:全力推进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进一步整合资源,丰富文化内涵,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社区旅游、购物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以“生态保护、夜空保护”为主题,创新建设“黑天空旅游目的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动下渚湖与莫干山、太湖、西湖、西溪湿地构建“一山两湖两湿地”绿色生态旅游带,整体提升下渚湖湿地在全国的显示度和知名度。

新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深入挖掘以新市古镇为核心的大运河古镇群文化基因,坚持文旅深度融合,推进蚕桑丝织文化传承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运河文创产业园、运河·新天地、欧诗漫珍珠文化园项目,丰富文旅新业态。积极融入大运河诗路文化带建设,联动乌镇、塘栖等运河名镇,共建以文化旅游、商贸旅游、乡村旅游为特色的世界级运河古镇集群。

(四)全域美丽:打造现代“山水田园”新境界

注重全区域统筹、全领域互动、全要素利用、全产业链接,因地制宜推进大花园建设,培育上渚山奇幻谷、欧诗漫珍珠博物馆、五四景区创国家4A景区,构建景城融合和文旅、体旅、农旅融合的新文旅样板。创新推进全域旅游智慧、绿色发展,全面实施旅游景区(度假区)“微改造、精提升”,努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五、重点任务

坚持对标对表、文旅融合、改革创新有机统一,系统推进德清县“十四五”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莫干山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湿地古镇新城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

(一)改革创新,建设高能级文旅大平台

秉承“整个德清打造大莫干山”新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城市能级提升,着力擦亮“名山湿地古镇智村”品牌,推进全域旅游绿色高质量发展。

1.全力打造“莫干山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持续赋能“洋家乐”文旅IP,实施海派文化、乡土文化基因解码,彰显莫干山独特的休闲度假文化。探索特殊的管理权限、特殊的旅游政策、特殊的治理方式,进行综合赋能,积极探索“莫干山旅游发展协同区”体制机制创新,提升莫干山旅游经济整体效益,打造浙江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新高地。探索在莫干山设立国际货币兑换点,完善入境游客在我县消费的移动支付等便捷消费方式。紧抓亚运会机遇,开发高品质中国式山地度假、运动休闲产品,打造“国际会客厅”,举办国际性活动、高级别体育运动赛事,入境游客量逐年递增,入境游收入在全省乃至国内领先,率先把莫干山打造成为旅游“双循环”的战略节点,到2025年,把莫干山建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

专栏1 “莫干论剑˙国际会客厅”计划

1.与世界休闲组织合作,举全县之力举办“德清世界休闲大会”;

2.继续办好“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

3.持续办好莫干山民宿大会;

4.推进莫干山研究院、郡安里院士之家、中国工程院高峰论坛、之江实验室AI莫干山基地、论剑会议中心、莫干山国际旅游风情小镇等项目建设。

2.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面实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统筹推动美丽城镇建设,变美丽环境为美丽经济,以景区村、景区镇、景区城为基础,链式推进催生全域治理,全面建成处处风景皆诗意的“全域旅游示范县”。探索以“土地权益撬动经济转型,以旅游发展造福城乡民生”,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体育为平台的全域发展“德清路径”。力争“十四五”时期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3.全力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大力发展休闲产业,以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世界休闲城市创建为抓手,科学规划休闲旅游发展的城市格局,全面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休闲产业体系、休闲产品供给体系、休闲城市环境体系和休闲旅游政策体系,高站位塑造德清休闲城市品牌,推出面向国际的精品休闲旅游路线,力争“十四五”期间湿地古镇新城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建成1条以上休闲街区,成为世界休闲城市。

4.全力建设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推进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欢乐购物在德清、畅快旅游在德清、舒心服务在德清、夜间消费在德清、放心消费在德清“五大工程”,提升“老、少、动、静、康、美”等服务消费业态,促进线上线下、山上山下消费融合发展,培育直播电商、免税店等新型消费模式,优化“玩德好”文旅点位数字治理平台,共享线上线下结合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推进提升街区改造升级,精心打造“数字消费之城”和休闲消费标杆城市。力争到2025年,创成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二)文旅融合,建设现代化新文旅大产业

全力打造新文旅之都引领文化旅游大融合,加强现代旅游产品供给,丰富融合业态,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提升服务品质,走出德清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1.丰富“+旅游”融合产业。发挥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拉动、催化集成功能,深化与一二三产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教育、体育、会议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创新推出研学、体育、文创、商务会展等旅游新业态,延长产业链。

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深入提炼防风文化、瓷之源文化、蚕桑文化、钢琴文化、珍珠文化等文化符号,努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综合带动大、市场前景广的文旅融合IP示范项目。加快德清大剧院、县博物馆群等文化地标建设,推进大运河诗路文化带、蚕桑丝织文化传承保护区建设,围绕“文创+”,加快运河、武林头文创产业园建设,推动文创平台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围绕“业态+”,协同发展研学游、工业游、山地游、康养游、乡村游;围绕“节会+”,培育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体验经济;围绕“数智+”,开发数字化旅游服务体验应用,完善旅游产业运行数字管理体系,丰富集虚实体验于一体的数字文旅新业态。加强名山、名人、名品、名剧、名戏等IP的挖掘和培育,打造“蚕花娘娘”“瓷之源”“珠之源”“玉之琢”“赵孟睢薄肮艿罆N” 欧诗漫珍珠等文旅IP。

专栏2 建设“洛武生态旅游线”

聚焦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龙山出口至杭宁高速德清北沿线片区,围绕以珠之源、瓷之源为代表的“诗画琴,瓷珠漾”特色文旅资源,进一步解码文化基因,挖掘“诗画琴,瓷珠漾”文化元素,以德清博物馆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智慧旅游体系、旅游商品体系等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孟郊的诗、赵孟畹氖榛?⒙迳岣智佟⒋芍?础⒅橹?础⒙迳嵫?任穆米试刺嶂噬?都把叵呔扒?暗憬ㄉ瑁?贫???巍⒀醒в巍⒐ひ涤蔚扰┪穆萌诤舷钅看葱路⒄梗?蛟斐勺钣醒罩档纳??呃取⒆钣泄适碌奈幕?だ群妥钣心谌莸穆糜纬だ龋?晌?虑逦穆镁?玫男略龀さ恪
注册 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 ccpcservice 获取,或关注公众号 中项网 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下载APP

扫码下载中项网APP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中项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