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您离开之前... 关注中项网服务号免费订阅项目... 注册免费体验中项网服务
服务热线:4008161360




当前位置: 项目信息网 > 资讯列表 > 正文
【辽宁】开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所属行业 项目性质 地区
2021-11-15 其他 辽宁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 “十三五”规划中取得的成绩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富庶、文明、美丽、幸福新开原”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实施,稳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预期目标,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到2020年末,预计可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如下: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7.99平方公里,同比“十二五”期间增长5.8%。城市人口达到20.99万人,同比“十二五”期间减少20.8%。城市化率达37.71%,比“十二五”末期减少7.92%。绿地面积达到906公顷,同比“十二五”增长6.3%。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055公顷,同比“十二五”增长8.2%。

  一、房地产开发建设与管理稳中求进

  “十三五”时期,面对我市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直面问题,迎接挑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开原新一轮振兴发展。截至“十三五”期末,房地产固投开发面积为186.9万平方米,投资额40亿元。中心城区持续快速发展,滨水新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市城市发展环境优良、特色鲜明。有效提升了开原房地产业的发展壮大,关联产业的提升成长,拉动经济增长、保障民生、推进城镇化,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房地产业实现趋稳发展

  五年来,一是开发建设了“金辉新天第、香榭里、丽湖馨苑、鸿基水岸、开原府欧蓓莎”等一大批住宅建筑项目。逐年提高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充分发挥了土地的潜力,促进了城市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展示了开原城市的现代化气息和发展实力。二是建设了“新华路小学综合楼、咸达学校、铁西小学、中固镇中学、林丰满族乡学校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沁春园健身会所项目”等一大批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公共建筑,进一步巩固现代化学校建设成果,提高了开原现代化城市的服务功能。三是规划建设了“丽湖酒店、曜旸酒店等一批商业建筑,科学地分布在建成区内,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市场体系,促进了城市三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2、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

  五年来,积极推进商品房屋销售,建立了开原市商品房网签备案管理系统,全面实施了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成立了开原市房产中介中心,搭建了二手房交易平台,32家房地产中介机构进驻中心集中统一经营,出台了《关于规范开原市房地产中介市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中介市场。牵头拟定了《关于推进滨水新城商品房销售实施意见》,进一步拉动了滨水新城商品房销售,全市销售商品房屋共计119.33万平,销售金额44.461亿元;二手房共计68.53万平,销售金额20.463亿元;现有商品房库存115.292万平。去库存工作按照去化周期为20月计算,根据2016年至2019年数据分析2020年预计商品房开发量不大于24.77万平,我市去库存情况可达省厅标准。

  3、建筑市场规范有序

  五年来,建筑市场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正规有序,逐渐建立了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完成建筑业产值27.54亿元。已入库建筑施工企业12家。全面加大治理建筑市场秩序力度,严厉打击建设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出台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通知》,下达各类责令(停工)整改通知书85份。阳光新景、罗马国际、世纪经典、亿达马德里、凯星花园五处“烂尾楼”实现了盘活,城市面貌得到改观,不稳定因素得到了化解。

  4、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发力

  五年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多措并举抓好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态势。期末,累计监管建设项目69项,项目面积210余万平,安装扬尘监控装置63个,共查出各类隐患1100余项,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未发生质量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保证了我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连续两年获得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5、行政审批实现亲情服务

  五年来,以简化审批流程、服务群众为发展目标,从单一行政审批向综合便民服务转变。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审批效率,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全力帮助、协同解决项目审批中遇到的难题。制定了《开原市城建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施工许可证审批加快项目开工建设的通知》、《重点项目代建管理办法》等。累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累计1025件,为招商企业协调服务20余次。施工许可前置要件从25项减少到8项,杜绝了体外循环现象,制定并完善了审批流程,减少了审批环节。完成辽宁省招标平台升级换代工作,现招标系统已采用最新平台。

  6、房屋征收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立足于开原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以服务群众、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加速推进征收工作进程,推进了“回迁难”问题的解决,保证被征收人合法权益。一是完成了环保局、五中家属楼、化机3号楼、朝中区域食品厂家属楼区域5个重点征收项目,涉及被征收人655户,并全部达成协议。二是解决了铁西造纸厂、好来居、亿达马德里和百瑞广场区域“回迁难”问题,涉及回迁户1490户。通过积极研究解决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多部门通力合作,回迁户已经全部得到妥善安置,至此“回迁难”问题全部解决。解决了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居住问题,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7、房产物业管理引入新理念

  五年来,实施了物业处内部改革,引入先进物业管理理念,成立组织机构,建立起有效管理体系,层层分解工作任务,逐级开展督导检查,定期下发情况通报,强化对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制度,强化物业服务的监管,对物业管理部门实行百分考核,细化量化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推进了管理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着力推进弃管楼维修改造,将现有弃管楼全部改造完毕,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累计完成施工改造楼院188个,楼房346栋,累计投入维修绿化资金2210万元。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五年来,不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老城区、滨水新城核心区和开发区路网建设,城市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完成了坦克部队景观路、兴工路、工业路、铁西街等31条街路新建及改造任务,新建及改造道路长度23.5公里,面积50万平方米。期末,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23.4公里,面积达到264.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46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排水管网14.2公里,基本完成老城区全部破损管网改造工作。排水管网长度达到184.6公里;新建路灯281基杆,钠灯改节能LED灯1711基杆、22965盏、减少钠灯19413盏,城市路灯数量达到4100基杆,10965盏;安装完成路灯GPRS远程控制及视频监控系统,全市共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70套、电缆防盗装置90套、控制终端系统130套。累计完成投资1.72亿元。为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回应社会关切,始终把城市防洪排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五年中,编制发布城市防汛排涝应急预案2次、调整预案3次、完善城市防汛流程体系,城市防汛应急演练5次,新购置移动发动机一台、临时抽水水泵2台,小型防汛应急物资每年递增储备。

  三、公用事业水平实现提质增效

  五年来,全面提高公用事业水平,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对“三供一污”企业的安全管理,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相关企业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营。同时,全方位、全时段的抓好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助力公用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目前,我市“三供”企业均已开通了网上缴费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进行网上缴费,大大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市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城市燃气方面

  五年来,完成管道天然气引入开原,进行了天然气置换,结束了煤气时代,提升了城市品位,助力蓝天工程快速发展。建设了输配站八宝站一座,五家沟无人值守站一座。新建中高压管线25公里,燃气管网新增145公里,期末供气户数新增3万户,经过近几年的管网投资建设,燃气管网已经做到城区、工业产业园的全覆盖。同时,打破车载燃气全市垄断局面,成功引入其他燃气企业,将此项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化。

  2、城市供水方面

  五年来,城市供水普及率达100%,新建及改造市政供水管网19.9公里,水表出户 7500 户,城市综合供水能力达到每日6万立方米。完成娄相屯净水厂土建工程的建设及部分净水设备的安装和采购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安装电子摄像装置,保证水源地的源水安全,同时城区内供水企业负责的二次供水泵站全部改造为无负压供水方式,保证了供水水质的安全。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抽样检测情况的通报中,我市供水企业的出厂水、管网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抽样检测结果为合格,开原市为“水样达标城市”。

  3、城市供热方面

  五年来,我市供暖网面积从2015年底的910万平米发展到2020年的1100万平米,增加了近200万平米,在网面积增加近21%。分两期建设了2台220吨锅炉配2台25兆瓦背压机组,增加了近500万平米的供热能力。期末,我市已具备1500万平米的供暖能力。同时,通过对背压式机组项目环保设施的进一步提标改造,使所有锅炉机组均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满足环保部门的最严格要求并通过了环保验收。

  4、城市污水处理方面

  五年来,为保障污水处理率、出水水质达标排放,污水厂投资2000万元更换及大修了一批污水处理设备,共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1.08亿吨,共计对清辽河流断面污染物的消减量分别为:COD消减量为4.13万吨;氨氮消减量为3016吨;总氮减排量为3243吨;总磷消减量为474吨,为开原市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为辽河流域的污染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惠民实事得到有效落实

  五年来,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改善质量惠民生工作延伸至千家万户,扎实有效地推进5项惠民工程落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棚户区改造工作

  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535户,其中包括开原五中地块、化机家属楼地块、环保局地块,棚改贷款1.35亿。棚改项目的实施已让居民从“忧居”变为“宜居”,解决了棚户区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居住问题。

  2、廉租房分配工作

  我市廉租住房保障采取以货币补给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方式进行。完成了上级下达我市分配公租房(廉租房)的任务指标209户。出台了《开原市廉租住房分配实施方案》确认以人为本的保障体系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分配程序及分配办法。圆满完成了各年度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指标。五年来,廉租、公租房的建设投资及内装修等费用3276万元。租赁补贴2016年至今发放金额为229.56万元,累计保障户数2221户。期末,廉租房保障范围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

  3、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完成危房改造3188户,其中C级1904户、D级1284户,补助资金3761万元。其中包含建档立卡贫困户1253户,其中C级531户、D级722户。从根本上解决了开原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人这四类人员住房安全保障问题。我市的危房改造工作走在了我省前列,得到了省住建厅厅长及相关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4、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党中央、国务院改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民生工程项目,将全市2000年前建成的45个老旧小区纳入国家2019至2021年改造计划并列入辽宁省10大民生工程。对36个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投入资金3402.94万元。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部老旧小区楼本体保温工程项目,实施了13个小区、36栋楼本体保温工程项目。完成开原市棚户区老旧小区(弃管楼)改造工程,共改造217个楼院,423栋楼房,投入改造资金7100万元。通过改造,使我市老旧小区达到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节能环保、适宜人居的居住环境。

  5、“厕所革命”工作

  期末,全市各乡镇街已完成《开原市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8-2020年)》布置的任务指标,共计:新建改造公厕22座,新增内厕开放37座。较好的完成了农村公共厕所的新建、改造及内厕开放工作。

  6、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

  根据《开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中的工作部署,我市确定通过“五指分类法”模式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治理。选取了96个试点村进行重点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得到了铁岭市主要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农村生活垃圾“五指分类法”已在全市267个行政村全部铺开,所有行政村都配备了保洁人员,全市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开展了开原市“最美村屯”评选活动,从全市267个行政村中评选出“最美村屯”7个;“优秀村屯”5个;“达标村屯”5个。通过开展“最美村屯”评选活动,把全市各乡镇街对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的全力投入转化为荣获“最美村屯”的劳动成果,通过树立“最美村屯”典型模范,真正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引领全市所有行政村大力开展生活垃圾“五指分类法”,促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7、特色乡镇建设工作

  聘请有设计资质公司制定了庆云堡镇、松山镇、八宝镇、靠山镇、黄旗寨镇这五个镇的特色乡镇规划。并成功将庆云堡镇、松山镇、八宝镇、靠山镇、黄旗寨镇申报成为铁岭市级特色乡镇培育对象。

  五、城市服务市场化全面铺开

  引入“碧桂园”城市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行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作业市场化管理,实现了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与作业分离,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容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成立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百姓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1、城市绿化工程

  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复检,继续保持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到2020年,在新城区建设中,新建绿地面积511.29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21%,绿化覆盖率达到36.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6平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4.13%,公园免费开放率100%,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率85%。截止目前,全市建成区总居住用地面积358.98万平方米,覆盖建成居住区用地面积302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出门见绿,步行入园”的公园绿地服务网络。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五年中,完成了工业园区、滨水新城等环境卫生工作的统一归口管理,全市清扫保洁面积达到425万平方米,购置一批压缩车、扫路车、餐厨车、巡回保洁车等机械车辆共81台,城市街路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作业。垃圾分类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投入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在3个机关单位,3个物业小区、3个企业共9家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新增封闭式可移动垃圾收运箱100个、240升垃圾桶1300个,新增内厕开放37处。安排专用车辆、专门人员开展了餐厨垃圾收运,公厕清掏、冬季除雪等日常工作,日清运垃圾达到180余吨,全部运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处理,我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被评为辽宁省二级垃圾场。

  六、开创人民防空工作新局面

  五年中,新增结建地下室5个,共计2.7万平方米,提高了我市人防地下室的人均掩蔽率。完成了9支人防专业队伍编组信息采集。音响警报器也由5部增加至现在的10部,并由过去的音响警报逐步向电声警报过渡,逐步由单一的固定警报向固定警报与移动警报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市的音响覆盖率在90%以上。三十五期间对我市人防工程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无一遗漏,均无安全隐患。

  七、“两费”征收管理日趋规范

  五年来,“两费”征收管理日趋规范、业务素质稳步提升、收费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较好的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收费任务,累计征收5196万元,收费金额连年上升。

  第二节 “十三五”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年来,我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显著的成就,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为开原建设成现代化中等城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面对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行业尚未走出低谷

  目前房地产业处于低迷阶段,新建项目逐年下降,直接影响到全市建筑业产值。目前我市入库的12家企业,高资质企业较少,工程承揽难度大。另外,近些年有很多外埠企业承揽了我市部分工程,由于其企业有很强的融资能力,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规范的管理制度,致使我市建筑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挑战。

  二、房地产征收后补偿和回迁迟缓

  一是站前中央广场区域2012年1月11日开始动迁,涉及住宅居民17户,经营房屋10户。该区域由四平天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承建方因资金问题导致该工程处于停工状态。现该区域无人接盘,导致工作停滞,产生大量信访案件。为尽快解决问题,建议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找到有实力的开发企业对该项目进行接盘,或对该区域被征收人进行异地分流安置。

  二是百瑞广场区域现已进行回迁安置,但由于回迁日期延期,产生的大量租房补助费没有全部发放,群众反映强烈。为解决此问题,建议由市政府筹措资金,在一年内分期分批将租房费发放到位。

  三、城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城市建设资金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日趋严重,这必将制约城市的发展。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资金的融资力度,为开创富庶文明美丽幸福新开原建设的新局面奠定雄厚的资金基础。

  四、污水处理不达标

  我市污水处理厂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按照原来的设计:生活污水占比为90%,工业废水占比为10%。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工业废水占污水处理量逐步加大,原来的处理工艺已无法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对我市污水处理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有时会因为进水水质的超标,而影响我市污水处理率,并存在出水水质无法连续稳定达标的安全隐患。

  五、农村垃圾整治方面情况参差不齐

  乡镇财政压力较大,在完善处置体系建设投入方面需要上级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在农村推进“五指分类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转变农村群众的旧思想,全市各乡镇街“五指分类法”推行,同一乡镇各行政村步调也不一致,试点村的工作开展情况要好于非试点村,总体上看对于“五指分类法”的推进,全市各乡镇街在宣传引导、入户指导方面还有待提高。

  第三节 “十三五”规划期间遇到的短板漏洞及深层次矛盾

  一、城建工作建设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局对于以下未完成项目进行统计及深层次矛盾解析:

  1、开原市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因专项资金及配套资金短缺的问题迫使项目不能如期实施;

  2、开原市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已完成部分,剩余工作因项目涉及拆迁征地问题,专项资金及配套资金短缺问题迫使项目不能如期完工;

  3、开原市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专项贷款资金断贷问题,不能如期实施;

  4、开原市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因部分国债资金的注入不能完全满足项目建设完成,应需地方配套资金。

  5、2020年开原市老旧小区外配套道路改造工程因地方配套资金不足,不能如期实施。

  二、“两费"征收管理工作

  在十三五期间,我局关于“两费”征收问题如下:

  1、没有执法权,给征收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工作中缺乏征收的强制力,没有行政执法权,尽管投入很大的精力和人力,但对那些反复催缴仍拒绝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缺乏强制性措施,征收的难度比较大。

  2、目前,所有的浴池都是跨区域购买热水,无法准确计量用水量,多采取估算的办法,造成少收。

  三、城市公用事业工作

  在十三五期间,我局关于公用事业问题如下:

  开原市娄相屯净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开原市城区一环供暖管网改造项目、开原市供热远程自动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开原市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开原市老工业区城市供热管网改造项目均因资金落实情况及工程量较大不能如期实施,需要市委市政府统一协调资金落实,申请专项资金或通过融资渠道进行项目实施。

  四、园林绿化服务工作

  在十三五期间,我局关于园林绿化服务工作问题如下:

  1、城区绿化规划不够先进、合理。由于受开原市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城市建设理念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街路两侧栽植的树木过密、无层次感、绿化带离楼群、个体商户门市距离较近,严重遮挡光线。给沿街居住、经营的市民带来极大不便。

  2、绿化形式较单一,没有层次感。主要是平面绿化,立体形式绿化少,受群众认知程度、建设资金等原因影响,大面积推广立体绿化困难较大。

  3、市民绿化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市民绿化意识还不够,违规占绿、毁绿现象时有发生,全市建绿、爱绿、护绿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城乡建设中心工作

  在十三五期间,我局关于市区内老旧小区改造及防洪设施等问题如下:

  1、开原市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项目、开原市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专项资金及配套资金短缺的问题迫使项目不能如期实施;

  2、开原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转运及改造工程因申请专项资金短缺项目不能如期实施;

  3、开原市2020年老旧小区改建楼本体配套建设项目、开原市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原市2021年老旧小区改建楼本体配套建设项目、开原市棚户区弃管小区基础设施完善改造、开原市老旧小区周边公厕新建改建工程项目、开原市城区老旧小区排水防涝改造配套工程、开原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属于申请专项资金期间不能如期实施;

  六、环卫服务中心工作

  在十三五期间,我局关于市区内环卫服务设施及管理问题如下:

  1、环卫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措施较为缓慢,受资金投入影响,同比规模城市的环卫设施效果较差;

  2、环卫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在一定程度制约造成污染、乱排乱放等行为;

  3、缺乏专业性人才,统筹管理城市环卫设施管理及城市清洁等功能。

  七、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局对于以下未完成项目进行统计及深层次矛盾解析:

  1、商品房去库存工作压力大,因商品房市场保有量及居民实用性住房的保有量的影响造成去库存压力较大,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居住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较差,造成居民投诉较多,受执法权影响无法快速有效的对服务差的物业公司进行制约。

  第四节 “十四五”规划面临的发展要求

  一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走内涵集约式的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新路,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二是坚决巩固三大攻坚战的胜利成果。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基础上,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质升级。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确保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90%以上。坚持“稳”字当头,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三是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问题找准切入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四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城市开发建设由增量建设为主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力戒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加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增强工作本领。坚持试点先行,在探索积累经验基础上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第二章“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路

  第一节  顶层视角下的“十四五”规划

  一、顶层视角下的“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七次重要会议上,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发表重要指示,从顶层视角为“十四五”规划进行了指引。

  2020年8月,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2020年10月26日-29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会议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会议强调了与住建部门息息相关的几个重点发展方面:

  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扩展投资空间。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二、省委省政府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视

  8月31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主持召开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座谈会,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目标,聚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重要任务,坚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做到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齐心协力编制好我省“十四五”规划。

  三、省委省政府对铁岭市各市县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意见

  9月2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在铁岭开原市、调兵山市和铁岭县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全力推动今年全市(县)经济发展健康良性增长,坚决夺取农业丰产增收,科学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铁岭市及下辖各市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同时,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认清形势、紧张起来,抓住重点、行动起来,真抓实干、服务起来,全力以赴推动今年全市(县)经济发展健康良性增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和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问计于民,科学民主编制好符合全市(县)人民所思所盼的“十四五”规划。

  第二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特别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等战略机遇,紧扣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持之以恒“树五气、重强抓”,大力培塑“向上向善向学向前”新时代开原精神,着力打造“开心之原、欢乐之城、幽默之都”,让开原发展活力日益彰显、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治理规范有序、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加快实现富庶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开原建设目标。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创新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推动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创新,促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转型升级,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二、坚持“四个全面”,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把“四个全面”落实到城乡建设的实践中,坚决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四位一体的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机遇,集中精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集聚发展、集约经营的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坚持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均衡

  构建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城乡综合调控作用和指导服务功能,推动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联动和集聚,实现全市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保障民生

  城乡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群众。正确处理好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好住房保障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让老百姓受益,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五、坚持绿色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行绿色建设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强化建筑节能、城镇减排和雨洪管理,实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

  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优化投资环境,让最具带动性、最具迫切性、最具民生性、最具可行性的建设项目得到快速发展,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本领域总体发展目标

  十四五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的精神,认真落实开原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的关键时期,是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在此期间,大力弘扬“向上向善向学向前”的新时代开原精神,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等战略机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绿色转型效果,资金配置更加合理、资金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城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结合开原城市建设的实际,计划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1.04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投入11.04亿元,房地产建设投资20亿元。五年间,将工作安排如下:新城功能日益完善。积极推进核心区六横八纵道路网建设。

  到2025年,开原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自来水普及率达99%,燃气普及率达到78%;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区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率100%。

  第五节  “十四五”期间对主要问题、短板漏洞和深层次矛盾,提出具体的工作措施

  一、村镇工作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为动态管理,从改造对象身份的确认,到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实施前贫困户自然死亡,放弃改造去儿女家或敬老院等情况都会导致原定计划数据有所改变。

  2、工作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对出现问题户实地入户调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完成改造任务,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至有需求的改造目标。

  保障房工作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问题预见性:全市住房总量供过于求、库存量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房地产开发企业实力弱、房地产开发行为不规范。

  工作措施:根据国家政策引导和地方性政府的支持,把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廉租房等其他福利性住宅对开原市的刚需人群纳入处理存量房人群,同时引入大型房地产企业入驻我市,从居住环境、物业服务及规模化等方面解决我市的历史遗留问题。

  三、市政设施建设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我市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短缺、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及土地征收难等问题。

  2、工作措施:多部门联合协调,项目建设主管部门与土地部门及规划部门进行项目前期协调,提前申请用地指标,积极配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并与发改部门、财政部门研究通过向金融机构融资、申请国债、地方债、招商引资、经营城市、吸纳民间资本和向上争取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同时积极向地方财政进行申请配套资金,争取项目如期完成。

  四、“两费"征收管理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存在拒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等违法行为。

  2、工作措施:与执法局协同办公,加强对拒缴单位和个人的征收工作力度,对多次违法相关规定的人群采取录入征信黑名单。跨区域购买热水的由卖水方提供销售清单,按清单显示数收取费用。

  五、城建工作审批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工作措施:实施全局办理政务事项一网通办,解决企业及老百姓反映办事慢、办事繁琐的问题。

  六、质量安全管理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各参建单位未完全尽到主体责任。

  2、工作措施:加强建筑产品质量提升,不断增强各责任主体尽职履责,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努力维护稳定安全生产形势。

  七、公用事业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1)部分区域用水未统一收取价格;2)供热质量与用户的期待有差距,上访较多;3)污水处理厂存在进水超标现象;4)燃气入户安装困难大。

  2、工作措施:1)参照其他县市区统一制定供水价格;2)加大管理力度督促企业加快供热管网改造力度;3)住建部门与环保部门联合加强对上游企业的排放管理,并实施处罚制度。同时,监督指导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4)加大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燃气用户用气安全意识。

  八、园林绿化服务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城区绿化规划不够先进、合理,部分街路两侧栽植的树木过密、无层次感、绿化带离楼群、个体商户门市距离较近,严重遮挡光线。违规占绿、毁绿现象时有发生,全市建绿、爱绿、护绿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2、工作措施:1)统筹编制全市绿地系统规划、合理确定绿地控制指标,主要街区、道路等城市街面进行统筹规划,解决现有离楼近、无层次感等一些列问题;2)解决绿化建设资金,通过政策引导或政府配套等方式完善城市绿化建设资金的问题;3)提高市民绿化意识,广泛宣传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园林绿化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措施,营造全社会建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九、城乡中心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老旧小区改造相关项目的资金问题。

  2、工作措施:积极配合发改局、财政局对政策资金的申请工作,并做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前期摸底排查、工程量统计及工程项目资金预算的编制工作,在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管理、验收等实施严格管控制度,避免对国家资金造成损失。

  十、环卫服务中心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环卫设施改造资金的投入、管理体制的严格管控及专业性人才缺乏的问题。

  2、工作措施:积极申请政府及国家相应政策性资金,并与执法部门联合监督管理城市环卫设施建设及城市环境卫生,并引入专业城市环卫团队进驻,增强我市环境卫生工作的综合实力。

  十一、房地产市场监督问题预见性及工作措施

  1、问题预见性:商品房去库存工作压力大及全市整体物业水平较差,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条件。

  2、工作措施:1)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房交会,促进商品房交易活跃,助推房地产去库存。2)依托省住建厅开发的易安局平台,推进物业企业入驻平台,逐步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小区;组织我市物业人员到省内优秀五星级物业服务小区参观学习,恪守星级物业服务标准。联合街道办事处,推进符合条件的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加强业主大会制度建设,构建居住小区综合治理体系;联合公安机关,推动智安小区建设,力争到 2025年,覆盖全市物业小区。

  第三章  “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

  第一节  推动房地产业、建筑业平稳发展

  积极践行民生为本的理念,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强开发引导,合理规划开发面积,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引导房地产企业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和强项,进一步提升产品定位。通过对商业业态进行细分研究,有效化解商业库存,确保我市去库存工作达到去化周期标准。坚持新城开发和老城提升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相结合。随着行政中心北移迁到了滨水新城,下一步开原高中也将正式投入使用,滨水新城房地产业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会大大拉动滨水新城房地产市场发展,未来五年,要以此为契机,将滨水打造成休闲观光、集约办公、商贸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兴城区。继续大力推进全市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建筑产品质量,提高建筑的环保和可持续性。逐步形成集约高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开原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使城市建设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十四五期间房地产固投预计开发面积135万平方米,投资额20亿元。

  一、大力推进中心城区提档升级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主,同时稳妥做好中心城区棚户区建设项目。利用3到5年的时间,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弃管楼进行改造,提档升级。不断加强对小区软环境建设管理,从人性化、智能化入手,提升小区物业的管理水平。继续完善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针对当前中心城区“老、旧、破”的住宅区进行开发建设。对环保地块、老五中地块、铁路七栋楼地块等进行开发建设,以后逐年对无维修改造价值的破旧居民楼群进行开发改造。通过以上的城市管理、城市经营手段促进开原市中心城区城市面貌得以改善,实现“旧貌换新颜”。

  二、加快新城建设提质增效

  提高房地产开发水平,打造精品居住小区,加强城市配套功能的公建项目(医疗健康社会养老、学校、大型商业综合体、展馆等)建设比例,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交通系统,聚集人气,把滨水新城建设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同时,做好房地产商品房的“刚性需求”辅助工作,采纳积极的商品房销售的营销手段,保证“去库存”工作卓有成效。

  三、积极完善古城区建设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古城“复建”步伐,以“开原八景”为噱头,以点带面,促进古城“复建”形成规模,再显“三国古都”、“五朝重镇”的神韵。展现多民族多宗教文化特色,汇集丰富多彩的观光度假景物,创建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塑造优美的旅游和宜居环境,使古城能够建设成面貌古色古香、内容充实丰厚、风采别具一格、经济效益显著的旅游胜地,打造“开原旅游”的精品节点。

  四、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

  进一步完善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监管制度,严格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日报、月报、季度报、年报制度,切实保证购房人的权益。严肃查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严禁房地产中介在自营销售新建商品房过程中,低于开发企业定价销售;严格落实中介机构备案制度,推进从业人员实名服务,规范中介销售行为,强化中介服务明码标价,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统一管理;严格落实评估、测绘备案制度。

  五、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

  2020年我市预计实现建筑业产值5.82亿元,“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每年产值上浮5%为工作目标,加强监管和服务工作。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打击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活动,切实纠正和查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努力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工作,根治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建筑业企业和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行劳务分包和劳务派遣,禁止小班组作业和零散用工。继续实现建设领域建设项目全覆盖,确保全市在建项目实名制管理与铁岭劳务实名制监管平台数据库的互联共享。

  六、不断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做到报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受监率100%;受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通过三年治理确保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100%;力争每年一项工程项目获得质量优质工程。把依法管理、提高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质量高品质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发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力保住建系统安全生产零死亡,确保不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七、优质高效做好行政审批

  加强对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继续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及时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调整审批前置条件,简化审批手续。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期审批承诺制。更好更快的方便群众。不断提高审批效率,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全力帮助、协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

  八、全力推进房屋征收工作

  继续坚持“阳光征收”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征收工作高效、有序的发展,重点推进钢材市场区域、南热电区域、悦来新城东侧区域等13处征收区域,积极推进长期历史遗留征收项目。对开原市板式楼分批次、有重点的进行房屋征收,从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面貌。在征收过程中,打破固有模式,积极探索征收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举办听证会方式,对索要高额补偿的被征收户,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新闻媒体等召开征收工作听证会,为下一步履行司法程序奠定基础,助推征收工作顺利进行。

  九、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物业小区进行维修改造和绿化的投入,计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加强业主大会制度建设,构建居住小区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补建、续筹管理制度。进一步开展我市占用消防通道清理工作,确保小区居民人身安全。进一步推进小区环境卫生治理,实现垃圾不出小区,彻底改善我市环境卫生现状。进一步改造和完善老旧小区和非物业管理小区基础配套设施,稳步推进弃管楼院改造工程,提高全市物业管理覆盖面。

  十、完善人防工程建设

  实现人防工程建设布局合理化。积极开发地下空间,着手修订开原市地下室规划,每年增加5000平人防地下室,逐步提高我市人均掩蔽率。实现人防警报音响覆盖全面化,目前我市的音响覆盖率在90%以上,未来五年内警报器应每年增加一部,以达到重点城市每平方公里1部警报器的要求。实现人防宣传教育的普及化。继续探索人防教育与国防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防空防灾教育相结合的路子,重点抓好初中一年级“三防”知识教育和城市居民的防空防灾教育,将“三防”教育逐步扩展到各乡镇中学,初中一年“三防”知识教育开课率达100%。完善人防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人防专业队力量编成和规模结构,落实10支人防专业队伍的人员编成和组建规模。专业对口人员比率、党(团)员、复退军人比率(简称“三率”)分别达到80%、50%、30%以上。点验时人员到点率达到受点专业队人数的95%以上(紧急通知情况下,到点率达到80%以上)。

  第二节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

  着力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力度。抓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强化对环卫、公交等行业困难群体的精准保障。严格把握棚改范围和标准,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计划发放租赁补贴资金180万元,维修物业等费用投入170万元,不断提高住房困难群体的幸福指数。

  一、管好用好公共租赁住房。

  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符合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高级技术人员、退役军人、新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人员均可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企业自建公租房在满足本企业职工居住需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面向当地符合田间的住房保障对象配租,并纳入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租房管理。可提取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用以弥补公租房建设资金的不足。

  二、加快棚户区改造,积极稳妥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加快完善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支持政府、或其它社会非盈利机构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全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完善人才安居政策体系,支持通过货币补贴、租购人才住房、免租入住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为支撑开原人才储备和人口复兴贡献力量。同时支持医养结合养老地产的开发,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养老产业发展,缓解老龄化社会压力。

  三、培育住房租赁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住房租赁产业

  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断提升住房租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水平。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物业服务企业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扩展住房租赁业务。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知名品牌长租公寓等专业租赁企业入驻,鼓励住房租赁企业购买、改造或长期租赁商品房对外经营,个人或机构投资者购买的商品住房,可长期出租给租房屋租赁企业,实行规模化出租经营。

  四、严守政策底限,构建完善保障支持体系

  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城建主体责任,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将新建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医养结合养老地产等作为住房供应的新方式,纳入城镇住房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各类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综合调控。

  第三节  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开原”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城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从解决“城市病”突出问题入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管理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开展“美丽开原”建设。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积极融入构建国家、省、市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继续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一、城市基础建设方面

  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加快构筑高品质、高品位的现代化城区,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道路交通建设水平,加快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路网完善工程建设,优化路网结构,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城区内道路。完善城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开发区内实现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分别收集、分别处理,困扰多年的老城区北部明渠将彻底改造。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使海绵城市建设任务逐步得到落实。继续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工作,充分调动城防指各成员单位积极性,协调统一、形成合力,确保开原市城区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城市环境卫生方面

  实现城市街路机械化清扫率100%。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范围,期末,城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将市区周边农村乡镇的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逐步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7座可移动式生活垃圾转运站,逐步实行小区内的生活垃圾不出院;新建、改建26座公厕,翻建改造旱厕16座,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文明如厕”的目标。增加一批除雪设备,保证积雪得到当日清运。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大坝加固、雨污分流工程的改造任务,届时我市的垃圾填埋场将达到省一级垃圾场标准。

  三、城市园林绿化方面

  进一步优化城市中心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五年内,适时更换城区长势较差,严重遮挡光线的大型乔木,逐步替换具有观赏价值的彩枝彩叶苗木;完成东城街、健民路、金辉新天地小区西门、中央二期公园四处新建绿化项目;改造一批街道绿地,完成小清河带状公园、南出口绿地等街道绿地13处。预计新增绿地面积46公顷,改造绿地面积26公顷。预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加快园林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努力提高人均生活环境。

  四、城市智慧管理方面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依托碧桂园数字化城市运维服务指挥平台,利用互联网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连接城市各类终端设备以及云端协同系统,将城市中的环境、安全、交通、设备等运营管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住建领域公共服务便捷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城市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水平,增强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优势。

  第四节  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建设“美丽乡村”

  着力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房品质和农村生活条件。加快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建立县域美丽乡村评估体系。

  一、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推行垃圾分类工作

  推动分类减量先行。在保持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五指分类法”,实现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有效减少需外运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量和外运频次,减轻终端处理设施负担。把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五指分类法”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不断完善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建设乡镇垃圾转运站、配备垃圾收运车辆,减小乡镇收运压力。同时,对“一乡镇一建”或是“多乡镇共用”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究;引入市场管理经营机制,建立健全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推动我市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提升。

  二、建立县域美丽乡村评估体系

  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包含经济、自然和社会3个层面的内容,在农业部提出的“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主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5个分类目标要求基础之上,进行细化和完善,在“十四五”期间,形成准确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依据开原市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在“十四五”末期,完成70%以上的村庄标准提升,并提升其中10%作为先进示范村庄,进行经验总结和推广。

  第五节  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完成高质量发展提升。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改革完善工程标准体系,深化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继续完善工程担保制度,改革建筑劳务用工制度。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责任,加强施工现场重大风险安全管控,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一、加大“企培扶优”力度

  培育龙头骨干建筑企业,调整开原市现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结构,引导施工总承包企业不断提高资质等级、增项资质类别,培育发展一批综合实力强、资产规模大、社会信誉好的大型建筑企业或企业集团。

  鼓励企业资质升级、增产创收。对成功晋升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政府给予XXX万元奖励,;勘察设计企业晋升为综合甲级的,政府给予XX万元奖励,对独立纳税的开原市建筑企业,年纳税额满足一定条件的,可根据其纳税额度给予0.2‰的纳税奖励。对承揽外地工程在开原市形成财政贡献的,按照其财政贡献较上一年的增量给予市场开拓奖励,由收益财政按比例负担。

  二、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建筑业企业使用以银行保函、担保保函的形式提交履约保证金、质量保修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投标保证金。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存储办法。

  加强承包履约管理。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制度,实现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概算与最高投标限价、发包价、合同价、结算价政策衔接,注重工程造价计价与招投标、合同的管理制度协调,形成制度合力,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有效遏制工程压级压价现象。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推进银企战略合作。搭建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与建筑业企业对接平台,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展中标贷、项目融资、贷款和组建投资联合体,推广运用银行保函、工程信用担保或工程保险,减轻企业流动资金负担。

  对信誉好、实力强的重点扶持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可相应提高授信额度,降低开具保函条件,提供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外汇周转贷款。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展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抵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股权、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融资。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出台激励措施,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建筑行业人才队伍。组织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领域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交流,为开原市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对引进符合相关人才政策的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享受人才补贴、专家公寓、人才公寓、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事施工作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符合政策规定的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加大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大对建筑产业科研投入的扶持力度,提高建设领域科研投入。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带头人。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设立技术中心,优先支持企业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级施工工法的建筑业企业,一次性给予企业奖励X万元;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的,一次性给予奖励X万元;发明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奖”的,一次性给予奖励X万元。

  第六节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广各地改革经验和创新做法,进一步推进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完善评估评价机制,加强社会监督,确保明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一、继续精减审批环节

  集中审批事项。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明确规定由省级实施的审批事项外,按照既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又与审批层级相衔接的原则,加大业务培训、技术支持力度,提高承接能力。全面落实审批事项省、市、县三级权力名称、类型、依据、编码相统一的“三级四同”清单,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审批事项向行政审批局和政务服务中心“应划尽划”“应进必进”,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审批权力的集中度。推进审批事项同级化、属地化,减少同一项目不同审批事项的层级差异。

  精减审批事项。结合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再合并、取消一批审批事项。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办理。使用经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进行建设的项目,不再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简化社会投资的中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对于带方案出让土地的项目,不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在一个审批阶段办理。其他符合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探索将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为一个阶段办理。

  严格审批时限。将社会投资环境影响小的单体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2500平方米的办公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0平方米的普通仓库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严格落实“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制度,严控每个审批事项用时,实行缺席、超时默认,避免审批事项超越承诺时限影响对整体审批质量的评估。

  二、深化审批方式改革

  推行数字化联合图审。建立施工图审查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措施,全面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联合审查全程数字化、无纸化,相关部门共用审查结果,直接依据审查结论作出审批。

  整合测绘事项。落实“多测合一”要求,推进竣工验收阶段规划核实、不动产登记、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等测绘业务整合,规范标准,实行一次测绘、成果共享,避免重复测绘。

  实施联合验收。坚持验收法定原则,凡法定验收事项一律纳入联合验收。加强督导落实,坚决避免体外循环等“假联合”现象发生。法律、法规未规定以验收方式实施的行政管理事项,一律不得采取验收方式实施。

  落实区域评估政策。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节能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评价、考古调查勘探、规划水资源论证等8类评估评价事项,由区域评估替代项目逐一评估。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包含的项目,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深化告知承诺制。对小型仓储和改建项目,开展“清单+告知承诺制”试点,按照全流程、全覆盖要求精减审批事项,根据项目特点和风险等级,编制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清单和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制定并公布具体要求及承诺书格式文本,申请人按要求作出书面承诺并提交约定的材料后,审批部门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前取得相应审批文件或证书。

  推广电子证照。全面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书和全程网上办理,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限时办结、自行打证”,不再要求市场主体提交纸质材料。鼓励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对其他审批事项的许可证书实行电子化,不断改善市场主体的体验。

  三、推广审批系统应用

  完善审批系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同级政务服务平台、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各专业部门自建业务系统的实时对接,探索相关审批系统融合互通。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国家系统对接水平,提高数据推送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审批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推广系统应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所辖县(市、区)全覆盖,改革范围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涉密项目除外),全部在审批管理系统中完成所有审批流程,坚决杜绝在系统外审批或线下审批、线上录入“两张皮”现象发生。

   四、完善项目审批和监管体系

  落实项目生成机制。推进“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内容,对接重大项目库,健全工程建设项目策划生成机制,通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项目策划生成,细化各项规划和建设要求。打造通过“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策划生成项目的案例。

  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规范政务大厅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受理区管理,加强对受理人员、审批人员和代办人员培训,加强对建设单位的指导帮助和代办服务。优化包括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的“一张表单”,结合“三级四同”清单,统一审批事项和申报材料,实行跨阶段材料共享,最大限度避免重复报送。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双随机”监管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共享。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要加强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履行承诺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承诺人未履行承诺的,应当提请审批部门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并追究承诺人的相应责任,实施失信惩戒措施。

  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嵌入联合惩戒系统,限制被列为联合惩戒对象的失信主体享受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便利。

  优化中介和市政公共服务。规范中介服务标准,推进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减少行政许可特别程序事项,压减非政府审批用时。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等市政公用服务全部入驻政务大厅,用水、用气报装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

  第七节  打造“完整社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

  着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围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使“共同缔造”活动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统筹推进。试点打造一批“完整社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造宜居的社区空间环境,营造体现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

  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的标准,在开原新城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即在城市社区里要有一个综合服务站、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片室外活动场地、一套完善的市政设施、一套便捷的慢行系统。同时,社区还必须外观整治达标、公园绿地达标、道路建设达标、市政管理达标、环境卫生达标;社区里的组织队伍要完善,社区服务要完善,共建机制要完善,环境更要优美温馨舒适。

  “十四五”末期,在开原市完成三个“完整社区”示范区建设,并向老城区进行推广普及。

  第八节  加强党建工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和作风问题。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用好“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系列培训教材,持续加大对城市党政领导干部和全系统干部的培训力度。

  第四章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库

  第一节  “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

  一、房地产项目

  配合市委市政府发展滨水新城的战略部署,积极引进碧桂园等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重点发展滨水新城的房地产市场,预计十四五期间开发面积1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额20亿元。将滨水新城打造成休闲观光、集约办公、商贸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兴城区。

  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加强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建设力度,利用3到5年的时间,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弃管楼进行改造,提档升级。完成“开原市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原市老旧小区楼本体保温改造项目”、“开原市棚户区弃管小区改造项目”、“开原市2000年—2005年建成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惠及全市314个小区,509栋楼,预计完成投资3.07亿元。

  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1、城市道路建设与改造工程。完成兴工路东段、东城街南、北段、益海嘉里东侧路、大连路、豫州街等13条道路新建以及开原广场周边、育才街、胜利街、建设街等47条街路翻建改造工作;完成五金路、水塔新村北侧路、交通局东胡同、都市花园巷路等24条老旧小区周边破损道路改造工作。新建、改造道路总长45.37公里,施工面积103万平方米,计划完成投资2.645亿元。

  2、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完成铁西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管网和老城区北部明渠改造工程任务,建设暗管、渠12.1公里,计划总投资9600万元。

  3、城市路灯安装工程。完成兴工路东段、东城街南、北段、益海嘉里东侧路、大连路、豫州街等13条新建道路的路灯安装工程,新安装路灯300基杆、改造路灯100基杆,完成投资530万元。

  4、改造长征街北出口排水主渠、治理水利局周边低洼地段、建设铁西开发区南区提水泵站,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洪泄洪能力。

  四、公用事业项目

  1、新铺设燃气管网50公里,更换一批早期铺设的球墨铸铁燃气管道,预计投资8500万。

  2、完成开原市娄相屯净水厂建设;新建及改造市政供水管网4.5公里,改造老旧小区供水管网6公里,水表出户5000户,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供水管道分区计量工作,计划安装分区流量计120处,项目投资约1000万元。

  3、改造供热管网约158.5公里,涉及近6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改造供暖单元达3000余个,项目总投资达2.88亿元。

  4、现有污水处理厂逐步更新核心处理设备,计划投资2500万;新建开原工业园区废水预处理工程、对一期百乐克生化池进行提标改造、在污水厂系统末端新建一座高效絮凝反应沉淀池项目,改善我市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投资1亿元。

  五、环境卫生项目

  1、强化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7座可移动式生活垃圾转运站,逐步实行小区内的生活垃圾不出院。

  2、新建、改建26座公厕,翻建改造旱厕16座,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文明如厕”的目标。

  3、增加一批除雪设备,保证积雪得到当日清运。

  4、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大坝加固、雨污分流工程的改造任务。

  六、园林景观项目

  1、更换城区长势较差,严重遮挡光线的大型乔木,逐步替换具有观赏价值的彩枝彩叶苗木。

  2、完成东城街、健民路、金辉新天地小区西门、中央二期公园四处新建绿化项目;改造一批街道绿地,完成小清河带状公园、南出口绿地等街道绿地13处。预计新增绿地面积46公顷,改造绿地面积26公顷。预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协调

  统一思想,坚定目标,加强城镇化领导协调机制和城乡建设目标考核机制,强化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明确城乡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定位,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意识,大力增强城乡建设与经济发展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辩证观念,形成农业发展是基础、工业经济是核心、城乡建设是依托的重点工作格局。全社会共同参与,凝聚全市各方力量,形成上下狠抓城乡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合力。

  第二节  切实完善制度建设,优化政策配套

  以城乡规划建设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强对涉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发展全局的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地区政策的研究和储备,相机施策、精准发力。围绕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绿色建设、住房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保障、现代建造等重点领域,不断建立完善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

  第三节  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打造景点,围绕“洁、绿、亮、美”狠抓建设配套。通过五年建设,使城市特色出品位,道路交通上规模,园林绿化进档次,供水排水广覆盖,人居环境大改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城市自来水、燃气、雨污水、垃圾、道路维护等行业的特许经营管理,开辟多元化筹措渠道,大胆创新机制,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真正把城镇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推向市场,管好有形资产,激活无形资产,确保城市建设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健康协调发展。

  第四节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科技创新

  以住房保障、建筑业发展、绿色建设、村镇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等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多渠道进行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的氛围,从而带动全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通过公开招录、重点培养、调入补剂等方式,壮大城乡建设管理力量,解决目前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消除管理盲点,为城乡建设管理提供有效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第五节  健全监测评估机制,注重跟踪问效

  积极探索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长效机制,理顺城市管理机制,结合开原市智慧化城市建设成果,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智慧化。继续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加强城区市容秩序的治理,逐步达到无乱摆乱放、乱停乱靠,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城市街道干净整洁有序。完善控违查违工作机制,提高控拆违工作效率,加强案件流转机制建设,提高执法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第六节  加强政策法治宣传,提高行政水平

  规范住建系统权力运行,推行和落实权责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的监督。大力推行阳光政务,依法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强化执法监督,开展综合执法,推进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的住建系统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注册中项网免费获取该项目详细资料,您也可添加信息管理员账户微信号ccpcservice获取,或关注公众号中项网查阅更多免费项目信息。

咨询电话:400-816-1360

此项目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19107495167

法律声明:以上信息仅供中项网用户用于供求双方业务对接和统计分析使用,若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法律问题,用户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会员特色服务

  • 寻找项目
  • 信息定制
  • 项目跟进
  • 业主库
  • 设计单位
  • 收藏信息
华项永达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中项永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816136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得实大厦一层北区

湖南中项网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中项永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电软件园二期D6栋8层

子公司:中项智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市场合作:18511848676

中项网服务号

中项网小程序

中项网APP

Copyrigt 2001-2034 中项网   京ICP证120656号   京ICP备10019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150号